这都三更天了..."
"大食使团的通关文牒可备好了?"苏婉儿将手炉往案上一放,暖香混着冷冽的雪气扑过去,"我记得李侍郎说过,西域商队若要随使团入京,需礼部出一份'沿途关照'的手谕。"
值夜官的手指在案上敲了敲,忽然笑了:"苏娘子要的'商队',可是往河北去的?"他从抽屉里取出盖好官印的文牒,"昨日杜员外郎刚来说,今年西域的葡萄酿格外好,礼部正该'关照'。"
苏婉儿接过文牒时,指尖触到背面用蜜水写的小字——"高延嗣,幽州北营"。
她垂眸掩住眼底的光:"有劳大人。"
次日朝会,含元殿的龙脑香混着早朝的人声,熏得人有些发闷。
李隆基捻着安禄山新上的"忠君"奏疏,眉峰紧蹙:"卿等都说禄山有异心,可他上月还献了三百匹胡马..."
"陛下请看。"苏婉儿捧着杜鸿渐连夜整理的《河北粮道图》跪伏在地,"这是幽州周边二十三个私仓的位置。"她展开舆图,用玉尺点在渔阳郡:"此处仓廪离军镇仅三里,存粮却够三万人吃半年——寻常边军哪需要这么多?"
殿内响起抽气声。杨国忠捻着胡须凑过来:"苏娘子如何得知?"
"民女曾随父查过河北水患,见沿途粮商多往渔阳去。"苏婉儿抬眼,系统浮窗在李隆基头顶亮起淡蓝色转机线,"再看这兵力布防。"她指向平卢军驻地,"安禄山将精锐全调往营州,却让老弱守粮道——这不是防外敌,是防朝廷断他后路。"
李隆基的手指在龙案上叩出急鼓。"依卿之见?"
"先断粮道,再遣使者安抚。"苏婉儿的声音稳如磬石,"断粮道可弱其兵锋,安抚则让他生疑——他若真忠,断不会因粮道小故生怨;若有反心..."她顿了顿,"正好逼他提前露马脚。"
退朝时,姚崇之孙姚合凑过来,压低声音:"苏娘子这招'明抚暗削',妙啊。"她笑而不语,袖中系统提示音轻响:"历史原线偏移度+27%。"
三日后的深夜,苏府暗桩来报时,烛火正烧到最后一截。"高将军昨夜突袭幽州军械库,火光照得半座城都红了!"暗桩喘着气,"但安禄山派了李猪儿追杀,高将军现在躲在居庸关北的破庙里,身边只剩三十人。"
苏婉儿猛地站起来,椅腿在青砖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她调出人脉图谱,指尖快速滑动,停在"刘二,幽州驿马夫"的标记上。
那是她半年前用十幅唐寅真迹换的死士,擅长在山林里摸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