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盛唐庶女:携史纠错系统破局> 第479章 忠言如蜜·狼子野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9章 忠言如蜜·狼子野心(1 / 2)

天宝十二年春,太极宫含元殿的金漆门扉刚一推开,穿堂风便卷着苏婉儿袖中檀木匣的铜扣,"当啷"撞出一声轻响。

她站在朝班末席,望着龙椅上李隆基鬓角新添的白发,忽然想起前世课本里"安史之乱"那页的批注——"天宝后期,帝倦政,信奸佞,失察边镇"。

"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所献表章在此。"司礼监宦官尖细的嗓音刺破殿中晨雾,鎏金托盘上的洒金笺被举得与眉齐平。

苏婉儿看见前排几位老臣的背立即挺得笔直,其中韦见素的朝服下摆甚至微微发颤——这是她用系统人脉图谱标记过的"主和派"核心。

"东平郡王一片忠忱,"户部侍郎崔众甫率先出列,灰白胡须随着话音轻颤,"北地良马百匹、人参十车,足见其守边赤诚。

臣以为当降旨褒奖,以安藩镇之心。"

"崔大人好眼力。"苏婉儿向前半步,檀木匣在掌心压出红痕。

她注意到李隆基的目光扫过来时,龙案上的茶盏正腾起一缕细烟,与前世剪报上"755年冬,范阳起兵"的日期重叠成影。

"此信有诈。"她展开信笺,指尖停在"契丹愿献良马三千匹"处,"臣女查阅《开元边事录》,契丹与奚族去年秋日刚因草场互屠,今春断无联手上贡之理。"殿中霎时静得能听见飞檐铜铃的轻响,她听见系统"叮"的一声——历史原线浮窗在眼前展开:"安禄山752年冬上表称'契丹归附',实为调兵借口。"

"苏氏女休要危言耸听!"御史中丞宋浑拍了拍腰间玉鱼袋,"边事岂容你等内宅女流置喙?"

苏婉儿没看他,只将信笺举高半寸:"陛下可曾记得,去年八月安禄山奏报'破奚族三万',用的是'天兵所指,胡虏授首';前年春贺陛下寿辰,写的是'臣之忠魂,如雁北归'。"她从袖中抽出一沓泛黄的奏折抄本,"此信笔锋虽仿其刚健,却多了'伏乞陛下鉴臣愚忠'这般刻意的谦卑——分明是代笔。"

龙椅上的李隆基忽然坐直了身子,指节叩了叩龙案:"苏卿家庶女,如何得见往年奏本?"

"臣女斗胆,三日前请托兵部杜员外郎调阅了近五年范阳奏疏。"苏婉儿朝阶下的杜鸿渐微微颔首。

那穿青衫的员外郎立即出列,袖中取出一叠比对稿:"臣核对过安禄山亲笔手札,其'忠'字末笔必带挑锋,此信却收得生硬。

另,'人参十车'的'车'字,与前年献鹿舌时'车'字结构迥异——确系他人代书。"

殿中响起抽气声。

苏婉儿望着宋浑骤白的脸色,知道系统人脉图谱里"宋浑与范阳有密信往来"的标记不是虚的。

她又从怀中取出一本泛黄的绢册,正是今早用唐韵值兑换的"历史常识"——《历代伪降鉴》:"古有冒顿献马示弱,终围高祖于白登;近有突厥颉利请和,实则整军待发。

安禄山此信,不过缓兵之计。"

"那依你之见?"李隆基摩挲着信笺边缘,目光灼灼。

"可设河北巡察使,由兵部直辖。"苏婉儿早将系统新解锁的地理沙盘在脑中过了三遍,"每季度派专员巡视范阳、平卢、河东,查军粮、核丁册、访民情。

如此,既显陛下对边镇的关怀,又能防患于未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