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是出现过两个强势人物分别出任生产中心人事和经营管理一把手这种情形的,但实践证明这种情形除了造成混乱之外,并不会有别的结果。因为两边的一把手都想自己说了算,这等于是一个身体却有了两个大脑,两个大脑又都想指挥这个身体,结果就会让这身体无所适从。
既然赵公复不会让胡俊森跟他搭管理层的,于是便会出现两种情形。一是管理层从别的地方再调一个人来出任总经理,邵依玲和胡俊森都呆在原来的位置上不动,那邵依玲还是没什么机会的。这种情形恐怕并不是邵依玲这边的人愿意看到的。
同样的,赵公复对此情形也是不乐见的。因为赵公复要有一番作为,必然是要有自己的人马帮他冲锋陷阵的,从别的地方选调总经理来,就等于是阻塞了原来生产中心那些人上升的路,这些人肯定会对这个安排有所不满的。
即使赵公复能保证这个选调来的人跟他是一个派系的,很听他的话也是不行的。因为赵公复原本就是一个弱势的总经理,他还没有在海川生产中心建立起足够的威严。再来一个也是弱势的总经理,恐怕短时间之内,海川生产中心的工作很难展开。
甚至作为一个强势的常务副总经理的胡俊森,会反客为主,主导海川生产中心的局面,如果事态这么发展了的话,对赵公复就是致命的了,因为这等于是在告诉方达集团总部他的管理能力不足,不能担负上司海川生产中心的责任。
傅华觉得现在对赵公复最有利的方式是,从海川生产中心内部选拔总经理,当然要首先排除胡俊森这家伙,甚至将胡俊森调离。这样一来海川生产中心这边上层就会空出很多的空位,赵公复也可以根据他的评估什么人可用,就对什么人进行提拔。这些人被提拔之后,就会对赵公复感激涕零,从而成为赵公复的人马。
而赵公复如果选择这个方案的话,可能从中得利最多的就会是邵依玲了。邵依玲是分管经营的副总经理,虽然不是常务副总经理,但是也是很重要的副总经理,升为总经理的级别也是够了的。
但是因为常规上认为她这个副总经理跟总经理之间还是隔着一个常务副总经理的,所以也会是被认为越级升职的。
邵依玲被越级升职肯定会感激的。再是邵依玲也是具备做总经理的能力的,她跟银行之间协调关系,还有去香港请回伊川集团的陆伊川,请回傅华对企业进行重组,这些都是说明邵依玲这个人是具有很强的协调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