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言突然扯开衬衫领口,心脏手术疤痕在灯光下泛着淡粉:"我的心理评估报告在这里。"他将文件拍在桌面,抗抑郁药的副作用列表占据整整三页,"要攻击就一起。"
沈星晚的指尖轻轻摩挲着诊断书上的医生签名,那龙飞凤舞的字迹仿佛带着某种魔力,让她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过去。
她的目光落在那行签名上,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这个名字,正是当年为顾明玥开具镇静剂处方的老医师。
沈星晚深吸一口气,缓缓翻开母亲的治疗记录,与自己的病历并排放置在桌上。两本病历,一左一右,如同两个不同时空的镜子,映照出相似的命运轨迹。
她仔细对比着两份病历上的笔迹,那熟悉的线条和笔触,让她的心跳渐渐加速。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但那相同的笔迹依然清晰可辨,仿佛在诉说着一段被遗忘的往事。
沈星晚凝视着那些字迹,仿佛能透过它们看到当年的场景。老医师坐在桌前,认真地书写着病历,而母亲和自己则坐在一旁,等待着诊断的结果。
如今,母亲已经离开了人世,而自己也在命运的旋涡中苦苦挣扎。这两份病历,就像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让沈星晚感受到了一种无法言喻的沉重。
庭审当日的晨雾裹着海盐气息。沈星晚站在证人席,将诊断书折成纸飞机投向原告席:"这份文件恰好证明,持续二十年的医疗迫害足以摧毁任何人的心理防线。"纸飞机掠过林静怡的翡翠耳坠,扎进燃烧的壁炉。
沈星冉突然扶着助行器起身,病号服下摆露出成排的针孔疤痕:"我的心理评估显示,被当作实验体的经历导致严重信任障碍。"她将电子报告投射在环形屏幕,"而始作俑者正在申请保外就医。"
旁听席的骚动中,顾言提交了关键证据——林静怡在巴塞尔疗养院的私人诊疗记录。当"反社会人格倾向"的诊断结论出现在大屏幕时,沈星晚看见被告席上的翡翠镯子裂开细纹。
"反对!"林静怡的律师扯松领带,"这是对委托人隐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