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基础服务业,在二十四小时内,陷入了半瘫痪状态。
餐厅的服务员,脱下围裙,高唱着要去学习天体物理;建筑工地的工人们,放下砖瓦,说要去报名参加“天穹市”的生态圈设计;卡车司机、外卖员、流水线工人……这些在旧时代被定义为“底层”的劳动者们,第一次,拥有了理直气壮地、抬头仰望星空的权利。
他们的“贡献权重”或许不高,但李长夜的承诺,是面向“全人类”的。
注入“全球公民红利基金”的百分之七十的宇宙财富,意味着即便他们什么都不做,在未来,他们所能获得的“红利”,也足以让他们过上旧时代帝王般的生活。
工作,在“大航海时代”开启的那一刻,其“谋生”的属性,被彻底剥夺了。它回归了它最本源的意义——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随之而来的,是“大迁徙浪潮”。
寰宇集团的“方舟计划”报名网站,在发布会结束后的第73分钟,就因访问量过载而彻底崩溃了。
紧急修复后,后台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三十亿人,提交了离开地球,前往“天穹市”或“夸父”级采矿船工作的申请。
这个数字,已经不是“移民”了,这是“出埃及记”。
人们不再留恋脚下的土地。当生存的枷锁被打破,当地球的资源在整个太阳系的财富面前变得微不足道时,那份根植于人类基因深处的、对未知疆域的探索欲望,被前所未有地激发了出来。
“我要去木星的轨道上,开一艘采矿船!”
“我要去天穹市,当一名太空船坞的维修工程师!”
“我要申请成为‘地轨’天梯的导航员,每天看日出日落一十六次!”
这些在过去看来是科幻小说的呓语,如今成为了全世界最热门、最现实的人生规划。
各大城市的教育机构,被挤得水泄不通。一夜之间,天文学、材料科学、高等物理、宇航工程学、人工智能逻辑学……这些曾经冷门的“硬核”学科,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课程。
无数中年人,甚至老年人,都拿出了年轻时学习的热情,从最基础的微积分开始啃起。
善赏体系的“贡献权重”算法,也在“普罗米修斯”的推动下,进行了第一次全球范围内的重大更新。
学习新的、与星际探索相关的知识;参与“天穹市”的虚拟建设;为“夸父”级采矿船的航线规划提供创造性建议……这些行为,都能显着地、快速地提升一个人的“贡献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