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之滨,烟波浩渺,千万里蔚蓝波涛之下,藏着世人罕见的蓬莱三岛。岛屿像三颗碧玉明珠浮在海面,常年被轻雾笼罩——凡俗船只贸然追寻,雾中便生幻景,引船驶向无岸之海;唯有心怀赤诚、身负仙缘者,方能穿过雾障,见得真容。岛上瑶草漫山,叶片凝着晨露,日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清泉从玉石缝隙中流出,叮咚声竟与天上仙乐暗合;岸边礁石皆为白璧,海浪拍击时,溅起的水花落地即化细碎珍珠,转瞬又融入泥土,滋养出更盛的琪花。这便是东王公的居所,东方阳刚之气的汇聚之地,也是三界男仙的本源之所。
汉代之时,道教渐兴,为补全三界神仙体系的“阴阳配位”,元始天尊取东方混沌中的阳气精华,于东荒山深处的大石室中,凝结出一位神只——这便是东王公。
最初的他,带着上古神只的质朴。据《神异经》记载,那时的东王公“长一丈,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而虎尾,载一黑熊,左右顾望”:身形高大如松柏,白发如雪覆顶,面容是人类的轮廓,却生着鸟的尖喙,身后垂着一条斑斓虎尾,常坐在一头黑熊背上巡视东荒山。彼时他还未掌仙籍,只是在山中修行,每日清晨迎着东方第一缕朝阳静坐,吸收朝阳中的阳气精华。
这般修行过了百年,东王公渐渐领悟“阳”的真谛。有一年,东荒山遭遇百年不遇的寒潮,山中草木尽数枯萎,栖息的灵禽异兽冻毙大半。东王公见此情景,便盘坐在山巅,将自身吸收的阳气尽数释放。刹那间,山巅泛起金色光晕,暖流顺着山势蔓延,枯萎的草木重新抽芽,冻僵的异兽缓缓苏醒,连山中的冰雪都化作甘霖,滋润着土地。这一次,他真正掌控了“阳”的力量,也明白了神只的责任:不仅要修行自身,更要护佑一方生灵。
后来,道教将天地间的神仙纳入体系,见西王母已为女仙领袖,掌天下女仙名录,便需一位男仙领袖与之对应,以合“阴阳相生”之道。元始天尊遂召东王公至天庭,在凌霄殿上赐他“男仙之祖”的封号,赐玄色仙衣、九旒冕与阳纹玉璧,命他迁居蓬莱三岛,掌管天下男仙的仙籍——凡男子修行成仙,需经他考核德行与修为,合格者方可录入仙籍,授予仙阶;仙籍有升降,若仙人有功于三界,便升其阶位,若犯仙规、害百姓,便降其品级,甚者逐出仙籍,打回凡间。
东王公领命后,便在蓬莱建起“仙籍殿”。殿内立着一块巨大的白玉碑,碑上刻满金色符文,凡录入仙籍的男仙姓名、仙阶、功绩,皆由符文自动显现。他又从东方灵禽中挑选出青鸾,作为传讯使者,往来于蓬莱与各地仙山,传递仙籍变动的消息。自此,东王公正式成为与西王母并列的男仙领袖,蓬莱三岛也成了男仙汇聚、仙籍管理的圣地,他的形象也渐渐褪去兽形,化作一位身着玄衣、头戴冕旒的端庄仙王,唯有眼中的阳刚威严,仍保留着最初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