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穿透云层,将东海的浪尖染成金箔般的颜色。八仙刚从西王母的瑶池盛会折返,此刻正立于蓬莱仙岛的断崖上,望着眼前无边无际的碧波。汉钟离摇着手中的葵扇,扇面上的八卦符文在阳光下泛着微光——他原是东汉大将钟离权,当年领兵出征兵败迷路,在终南山遇东华帝君点化,学了炼丹、扇火之术,这葵扇便是帝君所赠,能扇出烈火、聚起祥云。他笑道:“从蓬莱回武当,若走云端需三日,不如咱们渡海而去?正好让凡间看看,我等虽为仙人,却也有几分凡人的热闹。”
这话正合众人心意。铁拐李拄着铁拐,另一只手提着装满丹药的葫芦,跛着脚上前两步——他本是战国书生李玄,曾随太上老君魂游华山求道,临行前叮嘱弟子七日不焚肉身,可弟子因家中急事提前烧了躯体。他魂魄归来无处依附,恰逢路边有个刚离世的瘸腿乞丐,便俯身附身,后得老君赐“乾坤葫芦”,能炼丹药、收邪祟,这“跛足”的缺陷,成了他的标志。“老道我正想试试新炼的‘定浪丹’,若遇风浪,正好派上用场。”他葫芦口一倾,一粒朱红色的丹药滚在掌心,透着淡淡的药香。
何仙姑捧着一朵盛开的莲花,花瓣上还沾着瑶池的露水——她本是唐代增城的村姑,自幼丧父,每日上山采樵、挖药孝养继母,哪怕继母苛待,也从未怨言。一日在山中遇一白发仙人,赠她一粒“云母仙果”和这朵仙莲,吃了仙果后她脱胎换骨,能预知祸福、净化浊水,最终修成正果。“我这莲花能浮于水面,还能净化浊水,渡海正好用得上。”她将莲花轻轻放在崖边的石台上,莲花竟稳稳立住,不见倾斜。
张果老拍了拍胯下的毛驴,这驴看似瘦弱,却是他的宝贝——他是隋唐时的隐士,在太行山隐居五百年,每日练辟谷之术、饮山泉,偶然救了一头受伤的灵驴,灵驴痊愈后便常伴左右,能日行万里,倒骑时还能看清身后的“因果”,帮他避开不少灾祸。“正好借这海水洗洗驴蹄子。”他翻身坐上驴背,驴蹄在石地上轻轻刨了刨,似在期待踏浪的乐趣。
吕洞宾腰间佩着纯阳剑,剑鞘上刻着“斩妖除魔”四字——他本是唐代书生吕岩,三次赴京应试皆落榜,在邯郸客店遇汉钟离,一场“黄粱一梦”看透功名富贵,遂拜钟离为师,学辟谷、炼丹之术,又得太上传下这柄纯阳剑,能斩妖邪、护苍生,虽成仙人,眉宇间仍带着几分书生的清朗。“若遇海妖作乱,我这剑正好派上用场。”他指尖在剑鞘上轻轻一弹,剑身在鞘中发出清脆的嗡鸣。
韩湘子抱着玉板,这玉板是他的本命仙宝——他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侄子,自幼不喜官场,偏爱吹笛、修道。曾在终南山遇吕洞宾点化,放弃科举仕途,跟着仙人修炼,后得仙师赠这玉板,笛音与玉板相和,还能引来百鸟、安抚万物,玉板上至今留着当年他刻下的“云淡风轻”四字。“我这玉板能定风浪,若诸位需要,我便奏一曲《安海调》。”
蓝采和提着花篮,篮中装着从各地采来的仙草——他是唐末的游方艺人,常穿破衣烂衫,脚踩木屐,手持拍板在街头唱曲,歌词多劝人向善。一日在濠州遇铁拐李、汉钟离,二仙见他心性纯良,便赠他这“聚仙花篮”,能装万物、收妖纳福,他跟着二仙修炼,最终褪去凡胎成仙。“我这篮子能装万物,若是遇到水怪,正好收进篮里当花肥。”他晃了晃花篮,篮中传出阵阵青草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