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过后的数月,相府的喧嚣渐渐沉淀成无声的思念。小月儿将苏锦璃的手稿逐字整理,在书坊伙计的帮助下刊印成册。《锦璃传:从相府嫡女到话本传奇》的书名用了苏锦璃最喜欢的瘦金体,扉页印着她的画像——那是念璃凭记忆画的,画中女子眉眼弯弯,手里攥着支糖画凤凰。书一上市便引发轰动,京城里的姑娘们争相传阅,模仿书中苏锦璃的飒爽做派,连茶馆里的说书人都新编了"苏夫人巧斗继母"的段子。
"娘,您看!"念璃将新出版的话本供在灵前,指尖划过封面上"锦璃"二字,"小月儿把您写得像话本里的侠女,连皇后娘娘都派人来买书呢。"她想起昨日宫中来人,说皇后读了书后,特意在御花园设了诗社,让贵女们自由出题,不再拘泥于闺阁教条。
苏珩将那把玩具大刀擦得锃亮,挂在书房最显眼的位置。每当有孙辈好奇地问起,他就会拍着胸脯,把那把刀取下挥舞:"看见没?这是你姑奶奶当年最喜欢的刀!她十六岁那年,在及笄宴上用这刀鞘敲退了王家恶少,把柳氏那老女人的茶盏都掀翻了!"孩子们吓得瞪大眼睛,他却笑得像个孩子,眼角的皱纹里满是骄傲。后来他干脆在相府演武场设了"姑奶奶讲堂",专门给孩子们讲苏锦璃的故事,讲到激动处,总把刀往地上一顿:"记住了!做人要像你姑奶奶一样,敢作敢当!"
苏清瑶则在胭脂铺最显眼的位置挂了幅苏锦璃的画像,画中女子穿着石榴红裙,鬓边簪着栀子花,手里把玩着支糖画。她将"醉流霞"改良成"锦璃红",特意用了苏锦璃生前最爱的玫瑰蜜调色,胭脂盒上刻着"活出真我"四个字。有姑娘来买胭脂时好奇询问,她便挑眉笑道:"这颜色啊,像极了你们苏夫人当年掀翻茶盏时,裙角扫过的火光。"渐渐地,"锦璃红"成了京城闺阁的新宠,姑娘们涂着这颜色,仿佛也染上了苏锦璃的飒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