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第268章 整顿天津商业、新政试行成功(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8章 整顿天津商业、新政试行成功(终)(1 / 2)

离开了武清分管衙门,这群天津城的各大商贾,虽然是嘴上说着配合,但实际上却还是贼心不死,仍旧想反抗新商法。

所以,回到府上的第一时间,他们便就命令府内的心腹,去联络那些被他们推举出来的各个官员了。

但让他们无奈的是,除了远在南方的贵人敢回信言语一二之外,其余在京的权贵大臣却是连信都不敢回,只匆匆让人带了句要他们安生的话后,就再也没了任何消息。

开玩笑,朱由检都定下了明确红线,若是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那怕不是在厕所里点灯,嫌脖子长了!

当然,除去朱由检的因素之外,内阁与六部也没少有动作。

而眼下的中枢高层,对于大明国情的看法,已经是几乎趋近于统一了。

所以,为了解决这些弊病,毕自严与温体仁是忙的焦头烂额,除去那过年时提出的度之法外,他们也在研究新的律法,试图找到更好的减负手段。

李邦华与孙承宗则是忙着核查整备全国的卫所兵员、军械、军库,同时又要兼顾大明第一军校运作等公务。

而他二人为了整备军队,甚至还邀请了几位勋贵联名上奏了朱由检。

请命调卢象升、方孔炤、孙元华以及所有知兵大臣于军校中学习,并打算于今年的八月份搞一场军事演习。

李标、王永光、李长庚三人,则是忙着调研各个部衙并制定裁撤名单。

至于工刑礼三部也没闲着。

冯英自拿到本年度的预算后,就开始召集优异工匠展开了修补河道或开渠引水的全国工程。并试图跟掌管大明第一文院的李标,及管理天下学子的国子监祭酒李建泰二人商议,将匠人的培养给引入文院之中。

没错,自韩爌死后,东林党主导的文院一事,自然而然的就落到了李标的手中。

而刑部与大理寺,则是在凌义渠与刑部尚书韩继思的联合之下,将一些重罪人员押送至官矿劳作,以减轻官矿及官田的运营开支,同时有大力的复查各类案卷平复民冤。

对于上面这些人的动作想法,朱由检想都没想就批准了此事,并通过司礼监下旨,让工、刑、吏、兵、户、礼六部衙门,一起巡视全国开展并展开京察一事!

只不过,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朱由检也深刻吸取了张书缘所讲的历史教训。

所以本次的京察主导工作,是直接扔给了司礼监与东厂负责。

所以,这就算是没有张书缘坐镇于天津,那这群商贾的想法也要落的个空了。

因为,他们最大的靠山都不在中枢了,那剩下那些小官还怎么与皇帝斗法?难道要仅凭人多?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