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没说话的白净书生突然开口:“太后,小吏有个疑问。齿轮转得再准,引线若被风吹得偏离火门,不还是白费功夫?”
公输般眼睛一亮:“这小子问得好!”他转身从布包里掏出个铜制小漏斗,“早想到了!这叫‘定火管’,一头套在齿轮轴上,一头对准火门,引线从管里穿过去,风再大也吹不着旁的地方。”
赵姬接过定火管细看,内壁打磨得十分光滑:“做得精巧。不过管尾得封层薄铜片,钻个细孔,既能透气助燃,又能挡住火星溅出来。”
忽兰听得心痒,抓起个小齿轮就往霹雳弹的铸铁壳上凑:“快,找个没装火药的壳子,咱们试试联动!”
老工匠连忙拖来个空铸铁壳,公输般手脚麻利地将齿轮用铜销固定在侧面,又把浸了松烟的引线穿过定火管。“看好了!”他转动齿轮上的指针,指向“三息”刻度,随即松开手。齿轮“咔嗒咔嗒”转了三圈,火石精准地擦过引线,“滋”的一声燃起火星。
“成了!”忽兰拍着大腿笑,“比那油浸麻布靠谱多了!刚才那三息,掐着数都不差!”
墨离却指着齿轮轴:“你看这轴头,转了几圈就发热了,要是连续用十几次,怕不是要烧起来?”
“加个储油槽。”公输般指着齿轮侧面的凹槽,“这里注满桐油,轴转的时候自动带油润滑,既能降温,又能防锈。我那水车的轴用了这个法子,三年都没换过。”
赵姬忽然想起一事:“公输先生,能不能在齿轮上加个保险栓?不用的时候插上,任凭怎么转都引不着火,用的时候再拔下来,更安全些。”
公输般愣了愣,随即拍着额头:“太后提醒得是!战场上乱糟糟的,保不齐谁碰了齿轮。”他拿起刻刀就在齿轮旁挖了个小槽,“这里插根铁栓,正好卡住轮齿,拔出来才能转。”
竹匠老王头也凑过来:“那我编竹篾套的时候,得在齿轮这儿留个活口,方便拔保险栓。”
“还得刻上标记。”书生小吏在旁补充,“哪个是三息,哪个是五息,用秦篆刻在齿轮边缘,免得忙中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