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坊的油灯刚添了新油,公输般带着三个弟子就踏着月色闯了进来,麻布长袍上还沾着路上的尘土。他手里攥着个铜制小匣,见了赵姬便直嚷嚷:“太后瞧这个!”
匣子打开的瞬间,忽兰凑过去一看,里面是十几个指甲盖大小的齿轮,齿牙细密得像蜂房。“这是按墨离说的尺寸缩微的样品,”公输般拿起个齿轮对着灯光照,“青铜掺了三成锡,硬度够了,就是齿牙太细,锉刀磨起来费功夫。”
赵姬指尖捏起个齿轮,冰凉的金属在掌心转动,齿牙咬合时发出细碎的“咔嗒”声:“投石机用的小齿轮,要的就是精准。公输先生,这齿轮转一圈是多少息?”
“整整十息!”公输般眼睛发亮,从怀里掏出个漏刻,“弟子们昨夜数着水滴测的,误差不超过半息。您看这轴芯,用的是羚羊角磨的,比铜轴滑溜,转起来不卡壳。”
忽兰突然伸手按住齿轮:“等等,投石机抛射时震得厉害,这羚羊角轴经得住吗?上次试射,木轴都震裂了三根。”
公输般早有准备,从匣子里摸出个铁环:“套上这个铁箍就成!铁箍内侧刻了细槽,灌上松脂,既防震又润滑。”他把铁箍往齿轮轴上一套,果然严丝合缝,“再说了,这齿轮是嵌在木匣里用的,木匣外再裹层皮革,保管比你那胳膊还结实。”
猫小统从赵姬袖中探出头,尾巴尖扫过齿轮:“检测齿面光洁度达标,但材质均匀度略差。建议将青铜坯料先锻打百次,消除内部应力。”赵姬听得仔细,当即道:“让铁匠把铜坯多锻打几遍,宁肯费些功夫,也不能用易裂的料。”
正说着,墨离领着两个竹匠扛来个大木架,架上摆着十几个大小不一的木模:“公输小子说要按铸铁壳尺寸做齿轮,我连夜削了这些模子,你看合不合用?”
公输般拿起个拳头大的木模,比对怀里的图纸:“中规格的正好!马车用的齿轮就得这么大,转起来稳当。”他忽然皱起眉,“不对,马车颠簸,齿轮容易错位,得加个定位销。”说着拿起刻刀就在木模上挖了个小孔,“这里穿根铜销,固定在车架上,再晃也掉不了。”
忽兰蹲在木架旁,挨个掂量木模:“大规格的这个,真要安在船上?那得多大的铸铁壳才能配它?”
“至少得这么大。”赵姬伸手比了个半人高的圈,“蒸汽船的炮架承重强,将来用的霹雳弹,个头怕是能赶上小水缸。这齿轮不光要控制引线,还得连动炮管转向,齿牙得再粗些,间距也得调宽。”
公输般摸着下巴沉吟:“调宽间距容易,可齿牙粗了,转动就慢,延时怕是要不准。”
“那就加一组传动轮。”赵姬指着木架上的小齿轮,“用三个小齿轮带一个大齿轮,既能保证转速,又能增大力道,就像水车的联动轴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