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那天,阳光炽烈,省卫生厅大礼堂内,气氛却比窗外的阳光更加灼热。全省急诊技能大比武决赛正在这里进行最后的角逐。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和紧张混合的独特气味,无影灯下,只剩下器械碰撞的清脆声响和参赛者压抑而急促的呼吸声。
庄颜在大厅的东北角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全神贯注地进行着心肺复苏的考核环节。她身姿挺拔,即使穿着统一的淡蓝色刷手服,也难掩那份清丽。眼神专注而坚定,每一个动作都标准得如同教科书——手臂垂直,力度精准,频率稳定,按压、通气、评估……循环往复,带着一种近乎完美的节奏感,对周遭的窃窃私语和裁判审视的目光却浑然不觉。
她心里憋着一股劲,目标是那唯一的、金光闪闪的冠军。为了这次比赛,这段日子她几乎付出了自己所有业余时间,因为她明白,没有背景,没有依仗,所能凭借的,只有这双用来学习和练习的手,和一股不肯服输的韧劲。她太想用这个第一名来证明自己,除了自己所处的职场,还有她无法不在乎的刘主任。
决赛环节扣人心弦,庄颜和另一位选手——来自省妇幼保健院急诊科的护士长李静,比分死死咬住,交替领先。李静四十多岁,面容平和,眼神里透着一种经过千锤百炼的沉稳,操作起来有种举重若轻的老练。
最后一个高难度综合抢救场景,模拟一场重大交通事故后的多发伤产妇抢救。这不仅考验技术,更考验临场判断、团队协调和应急处置能力。庄颜的反应极其迅速,诊断清晰,指令明确,技术动作毫无瑕疵,她甚至敏锐地发现了一个模拟人身上极其隐蔽的张力性气胸体征并进行了处理,引来观众席上一片低低的惊叹。她感觉自己发挥得近乎完美,胸有成竹。
然而,在一项关于产妇产后大出血紧急处置的评分项上,出现了微妙的分歧。这个环节的权重很高。李静护士长凭借其丰富的产科急救经验,选择了一套看似更保守但流程极为繁琐的方案,而庄颜则采用了当时更前沿、更快速的止血策略。在最终合议时,主裁判特别强调了“流程的完整性和对潜在风险的绝对规避”的重要性。最终,李静在这一项上拿到了满分,而庄颜则被扣掉了一些“流程细节分”和“风险评估分”。
成绩公布,李静以微弱的、几乎是小数点后的优势摘得桂冠。庄颜屈居第二。
那一刻,庄颜感觉礼堂里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心莫名凉了小半截,有些难以抑制的失落。她下意识地看向裁判席,看到主裁判正笑着与李静握手,那笑容里的意味,让庄颜心头掠过一丝怀疑——那超高的流程分,真的仅仅源于技术评判吗?这种想法像一根细刺,扎进她骄傲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