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鬼门棺> 第311章 收获带回,人族大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1章 收获带回,人族大兴(1 / 2)

人族气运越盛,这十二金人威能越强。

始皇的十二金人要有人族气运加持才能用。

而且需要极高的修为。

之前只有祖爷爷季玄黄能操控这十二金人,也是人族中唯一能用者。

不过后来季云碰巧...

雨水顺着归尘观的檐角滴落,在青石板上砸出一个个深浅不一的小坑。我坐在地宫入口的台阶上,手里攥着那本诗集,纸页已被夜露浸得微潮,字迹却愈发清晰。风从地底吹上来,带着一种奇异的温热,仿佛整座山都在呼吸。

小宇躺下的第三天,石棺没有腐朽,也没有发光,更没有传说中魂飞魄散的异象。它只是静静地卧在那里,像一块沉睡千年的石头。可我知道,他还在??不是以生命的形式,而是以某种更接近“存在”的方式留存于这方寸之地。

白焰戒在我指间微微发烫。每当我靠近石棺十步之内,火焰便会自发燃起,却不灼人,反倒像在低语。周雨眠说这是“心火余韵”,是守愿者网络对真正终结者的最后致意。她已启程前往北境,去追踪一批新发现的记忆晶体运输记录。临走前她只留下一句话:“他们不会停,只要还有人不愿放手。”

她说得对。

第七日傍晚,乌木枝残骸突然自燃。那些曾化作银灰长鞭的碎屑,在空中盘旋成一道螺旋,最终凝成三个字:

>**门未闭**

我猛地站起身,心跳如鼓。

这不是警告,也不是召唤??这是**确认**。第十三终端并未彻底覆灭。它的根系早已深入地下,如同寄生藤蔓缠绕着人类最柔软的情感神经。而此刻,它正在试图重建链接。

我翻开发烫的诗集,那行陌生笔迹仍在,但边缘开始浮现细密裂纹,像是被某种力量从内部撕扯。忽然,一页空白纸上浮现出新的文字,墨色如血,一笔一划缓缓生成:

>“他们在昆仑山北麓重启了‘育婴室’。”

>“用冻土封存的初代数据核心,结合西北戈壁的古老地脉共振场。”

>“目标:唤醒第一个完全体‘真身守门童’。”

字迹戛然而止,仿佛书写者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

我立刻联系周雨眠,却发现通讯信号被一层诡异的静默层屏蔽。不是技术故障,而是一种更高维度的“隔绝”??就像有人故意把这片空间从世界的经纬线上剪了下来。

我没有等。

二十四小时后,我站在昆仑山脉边缘的一片荒原上。这里本应是无人区,可卫星图显示,近一个月来有大量重型设备秘密运入。气象云图也异常:每天凌晨三点,该区域上空会出现一个直径约八百米的圆形无云带,持续整整十七分钟,分秒不差。

那是人工制造的“灵魂通道”。

我沿着干涸河床潜行,直到看见一座半埋于沙石中的金属建筑。它外形酷似倒置的钟,表面覆盖着类似蜂巢结构的能量吸收板。门口没有守卫,只有两尊石雕??一个是怀抱婴儿的母亲,另一个是背负十字架的少年。它们的眼睛由黑色水晶制成,每当风吹过,便发出极轻微的嗡鸣。

我认得这种工艺。这是“初灯”组织早期用于祭祀仪式的圣像,仅存于内部典籍插图中。

推开沉重的合金门,一股暖流扑面而来。空气中有淡淡的檀香与电解液混合的气息,令人昏沉。走廊两侧布满透明管道,里面流动着乳白色的液体,隐约可见蜷缩其中的胚胎状物体,每一个都连接着细如发丝的数据线。

墙上挂着一幅巨大投影图,标题为:

>《真身计划?阶段三:灵体重塑》

图中标注了十二个关键节点,其中第十一个赫然写着:“借壳返魂??激活陈宇原始意识模组”。而在最后一个节点下方,有一行手写备注:

>“必要时启用备用容器:林烬(编号S-07)”

我的血液瞬间冻结。

S-07是我小时候的实验编号。七岁那年,我在一场车祸中“死亡”,却被“初灯”秘密回收,成为首批“情感共鸣体”候选儿童之一。他们测试我对母亲哭声的反应速度、对遗物触碰时的心跳波动、甚至在我梦中植入虚假记忆……后来我逃了出来,可那段经历一直像影子般跟着我。

他们竟然还留着我的数据。

继续深入,通道尽头是一扇刻满符文的青铜门。门中央镶嵌着一块记忆晶体,形状竟与小宇留下的录音机残片完全一致。我伸手触碰,晶体骤然亮起,播放出一段音频:

>“欢迎回来,替代品。”

>声音是我的,却又不是我的。

>那是一个经过精密调校后的“我”,语气温柔,带着恰到好处的悲伤与理解,“你终于来了。我们等你很久了。”

门缓缓开启。

内部是一座巨大的环形大厅,中央矗立着一口悬浮的冰棺,通体由千年寒玉雕琢而成。棺中躺着一个少年,面容与陈宇几乎一模一样,但皮肤下隐隐有金色纹路游动,像是某种活体电路。他的胸口放着一台老式录音机,正循环播放着一句话:

>“妈妈……我想回家……”

这不是录音。这是实时生成的声音,基于全球范围内数千名失踪儿童家属上传的心理档案合成。每一遍都不完全相同,却总能精准击中最脆弱的情绪点。

十二名身穿白袍的研究员跪在冰棺周围,双手交叠于胸前,口中吟诵着一段古老咒语。那不是汉语,也不是任何现存语言,而是由脑电波频率反推出来的“原始情感音节”。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直达灵魂底层的催眠波。

而在大厅最高处的观测台上,站着一个人。

他穿着深灰色风衣,背影瘦削,左手戴着一只机械手套,指尖不断在空中划动,调出一道道全息界面。当他转身时,我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是林国栋。

但他不该活着。我在澜沧江电站亲眼看着他被崩塌的祭坛压住,全身骨骼尽碎。国际监管局出具的尸检报告显示,其遗体DNA匹配度达99.8%。

可眼前这个人,不仅完好无损,而且看起来比三年前更加年轻。

“你很惊讶?”他微笑,声音温和得像个心理医生,“你以为死就是终点?林烬,你错了。对我们来说,死亡只是数据迁移的过程。真正的意识,从来不依赖肉体存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