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沸腾时代> 第一卷 第二百三十九节 人生各路,自由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卷 第二百三十九节 人生各路,自由自(2 / 2)

“我想设计一种自动装配系统,”他说,“让所有建筑工人不再悬在天上。”

命运的涟漪仍在扩散。

2004年初,税务总局推出“银税互动”升级版,个体户纳税记录可直接转化为银行信用额度。王桂兰凭借连续两年A级纳税评级,获得五十万元低息贷款。她没有扩大摊位,而是租下一间小型加工厂,雇了十二名失业女工,正式注册“沈阳惠民针织有限公司”。

开工那天,她在车间墙上挂了一块黑板,亲手写下八个大字:“质量即良心”。

她规定每批产品必须经过三次质检,废品率控制在千分之三以内。有员工嫌麻烦,嘀咕“不就是双袜子嘛”。她当场拿出一叠医院反馈单:“这些医护工作者穿着我们的袜子连续站十几个小时,要是硌脚磨破皮,感染风险就会增加。你说是不是小事?”

众人沉默。

她又补充一句:“我们赚的是辛苦钱,但不能让别人为我们更辛苦。”

陈野的“烈焰X1”被列入公安部采购目录,首批订单三千台。更令人振奋的是,中科院正式宣布国产射频芯片进入量产阶段,命名为“启明一号”。发布会上,主持人特意提到:“该技术最初应用于民用应急通讯设备,由一家民营企业率先实现商业化突破。”

台下掌声雷动,陈野却悄悄退场。他驱车前往墓园,将一张“启明一号”芯片样品放进父亲墓前的石缝中。

“爸,咱家的手艺,没丢。”他低声说。

李志明则迎来一场意外挑战。

某知名电商平台起诉“易购网”侵犯商标权,理由是名称近似、界面相似。对方开出条件:要么改名赔偿,要么接受收购。

董事会一片哗然。有人主张妥协:“我们现在规模小,打不起官司。”

李志明冷笑:“他们怕的不是我们叫什么,而是我们做什么。”

他召开全员会议,宣布应诉到底,并发起“万名用户联名支持行动”。短短七十二小时,超过十八万人签署声明,附言五万余条。最动人的一条来自新疆伊犁:“我在边境小镇用了三年你们的平台,每次收到包裹都觉得离祖国近了一点。请不要让它消失。”

法院最终驳回原告诉求,认定“易购网”具有独立品牌价值与社会意义。判决书中写道:“互联网不应只有流量与资本的游戏,也应容得下理想与温度的存在空间。”

走出法庭那一刻,李志明给母亲打了电话:“妈,我们赢了。”

母亲在电话那头哽咽:“你爸要是活着,一定为你骄傲。”

这一年冬天格外寒冷,但人心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热。

王桂兰的工厂首次实现月产值突破百万,她拿出十万设立“姐妹成长基金”,资助困难女工子女上学;陈野带队赴青海玉树开展通信援建,在零下二十度环境中完成基站调试,当地藏族群众献上哈达称他们为“雪域信使”;李志明推动“图书漂流计划”,在全国一千个村庄建立共享书屋,每个书屋门口都挂着一块木牌:“知识不关门,希望不下线。”

林骁把这些全都写进了《沸腾时代》的终章。

他在结尾写道:

>多年后,人们谈起那个年代,总会提到几个名字:马云、任正非、柳传志……他们是时代的巨人。

>但我们也不能忘记,在巨人的影子里,还有无数普通人默默前行。

>是他们在菜市场坚持开发票,

>是他们在实验室反复校准数据,

>是他们在深夜回复每一个用户的咨询,

>是他们在孩子的作业本上写下鼓励的话。

>正是这些人,构成了这个时代真正的底色。

>

>当历史翻开新的一页,或许不会一一记载他们的姓名,

>但这座城市记得,

>这片土地记得,

>那些曾被温暖过的心,永远记得。

>

>沸腾的时代,并非只有轰鸣与喧嚣,

>它也藏在一声真诚的“谢谢”,

>一次坚持的发货,

>一份手写的发票,

>和一颗不肯熄灭的心。

>

>所以,请允许我以最朴素的方式致敬:

>致那些在风雨中依旧挺直腰杆的人,

>致那些明知艰难仍选择善良的人,

>致那些相信明天值得奋斗的人。

>

>你们,就是中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