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这个明星不想再卷了> 第二百二十五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五章(2 / 2)

她展示计划书:要用一年时间,走遍周边七个寨子,录制濒危民谣,并建立方言语音库。“我不懂什么大数据,”她说,“我就怕再过十年,连哭丧的人都唱不出祖宗的名字。”

女司长静静听完,转身问林婉:“她有编制吗?”

“没有。”

“经费呢?”

“自筹一部分,项目补贴一部分,剩下的靠义卖录音CD。”

女司长沉默片刻,掏出手机拨了个号码:“把西南片区非遗数字化专项的预算提前拨付,优先支持基层传承人驻地计划。”挂掉电话,她看着林婉,“别总想着感动别人。要改变世界,先让自己不可替代。”

送走评估组当晚,林婉独自登上后山。月光洒在梯田上,像铺了一层碎银。她打开背包,取出一本泛黄的日记本??那是她在娱乐圈最后一年写的,早已尘封多年。翻到某一页,赫然写着:

>“今天又被骂‘不敬业’。可我真的累了。镜头前我要笑,酒局上我要敬,采访时我要感恩命运。可谁来听听我的委屈?我甚至不敢说自己不喜欢这一切,因为全世界都说:你多幸运啊。”

她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然后撕下整页,折成一只纸船,放在山涧溪流中。水流轻轻托起它,载着过往的压抑与伪装,缓缓漂向黑暗深处。

回到工作室,她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

>“林老师,我是那个说‘想恨爸妈又想抱他们’的男孩。今天我妈回来了,喝醉了摔门骂我累赘。我本来又要躲进教室,可路过礼堂时看到了那幅声纹画。我站在那儿看了半小时,然后回去把我妈扶上了床。我没说话,但她哭了。谢谢您让我知道,软弱也可以很勇敢。”

林婉把手机贴在胸口,感觉心脏跳得比任何时候都清晰。

第二天清晨,她召集全体成员宣布:“《未命名》项目正式收官。但从今天起,我们要做一件更大的事??启动‘回声计划’:在全国建设一百座乡村声音档案馆,每座由当地年轻人运营,收录他们自己的故事。”

“钱呢?”小舟苦笑,“咱们账户余额还不够买十台新录音机。”

林婉微笑:“那就一台一台攒。我们发众筹,办巡展,卖限量声纹艺术卡。哪怕一年只建成一座,也要让它扎根。”

三个月后,第一座档案馆在云南怒江落成。开幕那天,傈僳族少年用采集了整条峡谷的风声、水声、鸟鸣声制作了一部五分钟的“自然家书”,播放时,全村老少围坐在火塘边,听得热泪盈眶。

与此同时,《未完成的告白》意外引发国际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林婉团队参与“全球情感遗产保护倡议”,德国一家美术馆提出长期展出声波壁画。而陈默,在录音曝光半年后,首次公开露面于一档冷门读书节目,朗读了里尔克的诗句:“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节目播出当晚,#陈默退圈#冲上热搜。网友翻出十年前他与林婉合作的电影《静默之下》,重新解读其中一幕:他在雨中背诵独白,眼神空洞,而镜头角落,林婉躲在监视器后悄悄抹泪。

有人写道:“原来早在那时,他们就在演自己的命运。”

冬至前夕,林婉接到电话:国家声音博物馆决定将《千面人间》全部资料永久归档,并设立“民间记忆守护者奖”,首届获奖者名单中,有十七位是“大地之声学院”的学员。

颁奖典礼在故宫角楼举行。当蒙古族少年代表上台领取证书时,他突然从怀中掏出一枚U盘:“这是我录下的十条干涸河床的声音。我知道它们再也流不动了,但请让未来的人听听,这片土地曾经怎样歌唱。”

全场起立鼓掌。

林婉站在台下,看见沈知悄悄擦眼泪,周医生对着直播镜头比出“倾听”手势,阿苗举着摄像机来回奔跑,小舟则抱着一堆纪念册忙得满头大汗。

她忽然明白,所谓传承,不是一个人照亮一群人,而是每个人手里都有一盏灯,只要你不熄灭,我就不放弃点燃。

回程高铁上,她打开笔记本,写下新的项目提案:

>**《听见中国》三年行动计划**

>目标:在100个县域建立声音合作社

>使命: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成为自己历史的讲述者

>口号:你的声音,就是时代的回音

列车穿过隧道,黑暗一瞬间吞没车厢。她合上电脑,望向窗外飞逝的灯火。

那一刻,她不再是那个被镁光灯追逐的明星,也不是拯救世界的英雄。她只是一个曾在深渊边缘呐喊、如今愿意蹲下来倾听他人呼吸的普通人。

而这个世界,正因为有太多这样的人,才始终没有彻底沉默。

抵达小镇已是深夜。她拖着行李箱走过文化站门口,忽见录音亭闪烁着微光。走近一看,显示屏上留着一行新信息:

>“林老师,我是甘肃来的马小军。我爹昨天走了,临终前攥着我手说‘对不起,没让你念完书’。我在亭子里说了十分钟,说完就觉得心里松了。今天我把录音放给他听,我妈说,他嘴角动了一下,像在笑。谢谢您给我们一个说出口的地方。”

她回复:“谢谢你,让我相信语言仍有救赎的力量。”

关掉屏幕,她抬头望天。寒冬星空清澈,银河横贯天际,宛如一条永不干涸的声音之河。

她轻声说:“喂,世界,我还在这里。”

没有人回答。

但风穿过了槐树枝桠,发出沙沙的响,像是一句温柔的回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