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地仙只想种田> 第458章 师徒重逢、司缘命鉴异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8章 师徒重逢、司缘命鉴异动(1 / 2)

出了福地,林东来又处理了一些宗门政务。

正好李寒山、伍德序、刁斗光几个都回了山门。

这些老辈子,都差不多到了寿元,可以准备转劫,也可以再服用一些延寿灵物,看看能不能再寿尽之前,再挺一挺,突...

风起时,常耕之树的叶子轻轻翻动,仿佛在读一封来自宇宙深处的信。每一片叶脉都像是一条根系延伸进虚空,与那些遥远星域中悄然萌发的绿意共振。塔里木的夜不再寂静??不是因为人声喧闹,而是大地本身开始低语。土壤之下,守心菌丝如神经网络般延展,将每一次呼吸、每一滴露水、每一个弯腰播种的动作,编织成无形的讯息,传向银河未被命名的角落。

青年依旧每日清晨赤脚走出屋门,脚掌踩在湿润的土上,感受着地脉的节奏。他不带工具,也不急行,只是走。走到田边,看稻穗垂首;走到渠口,听水流轻唱;走到老槐树下,伸手抚摸那早已融入自然的土坛边缘。十年光阴没有在他脸上刻下太多痕迹,反倒让他的眼神愈发沉静,像是能看见泥土里的记忆。

这天早晨,他停在常耕之树前,仰头望着那朵新开的花。花瓣透明如凝固的晨雾,内里微光流转,似有星辰在其中游走。忽然,一阵微风拂过,一片叶子轻轻脱落,打着旋儿落在他肩头。他没有拂去,任它贴着粗布衣裳,像一枚古老的徽记。

“今天你会走远些吗?”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

是村里的小女孩,扎着两条小辫,手里捧着一碗清水。“我奶奶说,树渴了就要说话。”

青年回头,嘴角微扬。“树不渴。”他说,“但它喜欢你带来的水。”

女孩笑了,蹦跳着把水倒在树根周围。泥土吸水的声音极轻,却让整棵树的叶片都微微颤了一下,像是打了个舒服的哈欠。

青年蹲下身,指尖轻触地面。“你知道为什么我们从来不给它施肥吗?”

女孩摇头。

“因为它吃的不是肥料。”他低声说,“它吃的是‘记得’。”

女孩眨眨眼:“记得什么?”

“记得有人曾经跪在火星上捧起一捧土;记得水星轨道站里那个工人流下的眼泪;记得灰烬之星矿工撒下的第一粒草籽……它吃的是这些事发生时的心跳。”

女孩似懂非懂,但还是认真地点了点头,然后悄悄把自己的红头绳解下来,系在一根低垂的枝条上。“那我也让它记得我。”

青年没笑,反而郑重地点头:“它会记得。”

---

与此同时,在归心星轨道之外,一艘无标识的观测舰正缓缓调转方向。舰桥内,一名身穿旧式农业署制服的老者站在全息投影前,手指划过不断跳动的数据流。屏幕上显示的是银河各处异常植被增长点的分布图??密密麻麻的光点,如同星河倒映于地表。

“同步率已达97.8%。”AI合成音平静报告,“所有节点均呈现类守心菌系活性反应。无法追溯源头信号,但共振模式与‘常种’初醒时一致。”

老者沉默良久,终于摘下眼镜,用一块泛黄的手帕擦拭镜片。“他们总以为要靠科技重建生态。”他喃喃道,“可真正的复苏,是从一个人愿意为一棵草停下脚步开始的。”

他转身走向储物柜,取出一只密封玻璃瓶。里面装着一小撮灰白色土壤,标签上写着:“南极冰湖底土??最后一批雪莲存活区采样,编号X-01”。

这是三百年前全球农业崩溃前夕,由第一批守心实验组成员亲手封存的“记忆之壤”。如今,瓶壁上竟浮现出细密的绿色纹路,像是有菌丝正在内部缓慢生长。

“你还活着。”老者轻声道,将瓶子贴近胸口,“那就别再睡了。”

他下令启程,目标:塔里木。

---

而在火星石碑群西侧的新垦区,一群年轻人正围坐在篝火旁。他们不是考古队,也不是殖民者,而是一支自发组织的“回填团”??专门负责修复过去过度开采造成的地表创伤。他们的背包里没有炸药,只有种子袋和菌液包。

“你们真相信这么做有用?”一名新来者问,语气带着怀疑,“这里连空气都要靠循环机维持。”

队长是个瘦高的女子,脸上有道旧伤疤,是从前矿难留下的。“不信的人不会来。”她说,“但我们来了,就是选择相信。”

她从怀里掏出一颗种子??漆黑如墨,表面泛着金属幽光。

众人瞬间安静。

“这是……‘常种’?”

“不是原种。”她摇头,“是常耕之树落下的第二代。它自己长出来的。”

她将种子放在掌心,举到火光下。“十年前,我父亲死在矿井塌方里。临终前他说:‘我们挖得太深了,忘了下面本来住着谁。’”她的声音很轻,却穿透了风声,“所以我来了。我不懂什么大道法则,我只知道,如果没人往回补东西,这片土地就永远闭着眼。”

她起身走到一处裂谷边缘,蹲下,用手一点点刨开红砂岩碎屑,挖出一个小坑,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种子放进去,覆土,浇水。

动作简单得近乎笨拙,却庄严如仪式。

就在水滴渗入土壤的一瞬,地下传来一声极轻微的震颤。紧接着,一道淡绿色的光纹从种子埋藏处扩散开来,像涟漪,又像脉搏,在沙地上画出短暂的螺旋图案。

“它……回应了!”有人惊呼。

队长没有惊讶,只是静静看着那道光慢慢消失。“不是它回应。”她说,“是我们终于学会了问对问题。”

---

塔里木的春天来得比往年早。沙漠边缘的梭梭林一夜之间冒出嫩芽,像是被某种看不见的力量唤醒。更奇怪的是,某些原本贫瘠的沙地竟自行结成了团粒结构,保水能力大幅提升,甚至出现了微型湿地生态系统。

科学家们再度聚集,这次却没有架设仪器阵列。那位曾流泪的女研究员再次前来,身边多了几位来自不同星球的同行。他们带来了一张地图??不是地理图,而是“情感共鸣热力图”,记录着近一年来人类对自然态度转变的关键时刻。

“我们发现了一个规律。”她在村民大会上说,“每当一个人纯粹出于‘想让它活’而不是‘想从中得利’去做一件事,附近就会出现一次微弱的地脉共振。”

她指向投影:“比如一个孩子给干枯的盆栽唱歌;一位老人每天为流浪狗留下半碗饭;一名宇航员在返航途中把最后一滴饮用水浇在太空舱内的苔藓上……这些行为本被视为无意义,但现在我们知道了??它们是织网的针脚。”

台下一片寂静。

青年坐在角落,低头修理一把锄头。听到这话,他抬起了头。

“所以,”有人问,“这意味着每个人都能成为耕者?”

“不是成为。”女研究员摇头,“是你本来就是。只要你还愿意对一株植物说‘加油’,你就已经是了。”

会议结束后,她找到青年,递给他一份数据报告。“这是我们追踪到的结果。”她说,“常耕之树释放的孢子,已通过大气环流、候鸟迁徙、甚至星际货船的通风系统,传播至至少十七个宜居星球。其中五个星球已检测到类似菌丝网络的形成迹象。”

青年接过报告,却没有翻开。“它们会长出来吗?”

“不知道。”她诚实地说,“但我知道,已经有五百二十三个人,在不同星球上做了同样的梦??梦见绿色月亮,梦见赤足的女人,梦见自己蹲下来扶正一株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