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大明:马皇后亲弟,开局救朱雄英> 第346章 马天:姐夫,诸部尊你天可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6章 马天:姐夫,诸部尊你天可汗(2 / 2)

全场寂静,继而掌声雷动。

就在这股记忆浪潮席卷全国之时,紫禁城内却暗流汹涌。陆文昭终于查到《删诏录》流出路径,顺藤摸瓜抓到了那位游方道士。严刑拷打之下,道士始终不语,唯在临终前咬破手指,在墙上写下两个字:

>“阿宁。”

陆文昭勃然大怒,下令全面搜捕与“阿宁”有关的一切痕迹。他派人捣毁多处民间设立的“阿宁纪念角”,焚毁绘有其形象的画卷,甚至试图挖开藏忆阁后山一座疑似衣冠冢的土丘。然而每当夜深人静,那座土丘周围总会亮起点点萤火,宛如无数小灯浮游盘旋,吓得工匠不敢近前。

更诡异的是,某夜值守太监声称看见一道身影缓步走入藏忆阁,身形瘦削,披着旧布袍,手中提着一盏纸灯笼。他欲上前询问,那人却回头一笑,面容竟与画像中的阿宁一般无二。眨眼间,人影消失,唯留桌上多了一卷竹简,上书:

>“你可以烧书,但烧不尽记忆;

>你可以杀人,但杀不死真相;

>你可以封嘴,但堵不住风。

>??阿宁留诫”

陆文昭得知后暴跳如雷,下令加强宫禁,严禁任何无关人员接近藏忆阁。他还秘密联络几位内阁大臣,准备联名上奏,请皇帝取缔执灯士组织,恢复旧式史官独掌国史之权。

然而他未曾料到,就在奏折尚未呈递之际,边关急报传来:鞑靼可汗遣使求和,并附书一封,言辞恳切,提及三十年前一场战役中阵亡的明朝将士,请求双方共同设坛祭祀,“以免亡魂漂泊无依”。

使者带来一份名单,共计八百七十六人,皆为当年战死边疆、尸骨无存者。令人震惊的是,这份名单竟与执灯士联盟保存的一份残卷高度吻合!而更不可思议的是,可汗在信末写道:

>“我国巫师曾见北地夜空浮现绿光,中有汉字曰:‘勿忘我姓’。自此,每逢清明,我国牧民皆自发点燃纸灯,祭拜南来英魂。”

朝廷震动。若连敌国都能承认这些无名烈士,大明岂能再视而不见?

皇帝当机立断,宣布将于明年清明举办“万魂共祭大典”,邀请各国使节观礼,并正式公布《无名册》全本。同时,他亲自提名陈小满、阿昙、沈阿婆等十位民间代表为“记忆勋贤”,赐予金符,允许其自由出入藏忆阁。

陆文昭眼看大势已去,心中愤懑难平。一日深夜,他独自来到西山,欲亲手毁掉那块仁宗遗诏石碑。锄头刚落下,忽闻身后传来脚步声。转身一看,竟是皇帝微服亲至,身后跟着两名执灯士。

“你想埋掉过去,”皇帝冷冷道,“可过去不肯被埋。”

陆文昭跪地痛哭:“臣只是怕天下大乱啊!有些事,忘了才安稳!”

皇帝摇头:“安稳不是靠遗忘得来的。真正的安稳,是所有人都知道真相,却依然选择相信这个国家。”

次日,陆文昭辞职归乡。临行前,他做了一件事:将家中珍藏的所有禁书??包括被删改的实录、焚毁的奏疏副本??尽数打包,匿名寄往承忆书院。

春天再度来临。

承忆书院门前樱花盛开,学生们每日清晨都要举行“点灯仪式”。每人手持一盏素纸灯,写下一个昨夜新收录的名字,然后放入溪流,任其随水漂远。

小舟也来了。他牵着哑女的手,轻声说:“老师,今天我要写一个人的名字。”

他蹲下身子,在灯面上一笔一划写下:

>**陆文昭**

旁人不解:“他不是反对我们吗?”

小舟微笑:“可他最后选择了记住。记住,就是点灯。”

溪水潺潺,载着千百盏纸灯缓缓前行,如同一条流动的星河。

而在遥远的敦煌,阿昙站在莫高窟最高处,望着夕阳染红整片戈壁。她打开那只沉重木箱,取出最后一卷壁画题记,轻轻念出声来:

>“大明洪武三十一年春,马宁至此,见壁画剥落,遂以血为墨,补书三百二十一名匠者之姓,曰:‘汝造此窟,世人不知汝名,我知。’”

风穿过千年洞窟,吹动她的面纱。

仿佛有人,在光影交错间低语:

>“嗯,我记得。”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