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番外一:神奇组织在哪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番外一:神奇组织在哪里(2 / 2)

这组织大概从西汉时兴起,

关于它的具体成员、组织方式、信息收集和传递方式等等,在保留完好的浩瀚史册中,却犹如凤毛麟爪,令后人难以寻找。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

“报郎”仿佛拥有着日行千里、飞山越海的能力,让从战国时起,便逐渐分散到世界各地的诸夏后裔,能够得知其他地区的情况,不至于因为路途遥远,接触艰难,而生出族群认知上的分化。

当然,

百姓间的认同仍旧未能阻止各大区统治者之间爆发“华夷之辨”。

毕竟各位皇帝为了争夺天命,角逐“天子”这个独一无二,世间最尊贵的称号,什么肮脏的手段都是可以使用的。

指责同胞是不如自己的“蛮夷”,从而开除前者的继承权,

也不过是帝王们的常见手法罢了。

君不见,

为了争夺天命,宣扬自己的正统性,

哪怕是远在西海的西秦帝国,都坚持不懈的送自家学者跨越万里,来到长安洛阳,与两汉天子展开辩论。

有后世学者推测,

“报郎”的出现,便与“秦汉之争”存在了不小的联系。

只是前者隐没于民间,

后者却是发生于引人注目的朝堂之上。

总而言之,

当后世学者们将有关“报郎”的记录,从浩如烟海的史册中整理出来,

然后对比了下同一件事情,其消息传播到各地的时间时,总是忍不住在脸上带上痛苦面具。

快,

真的是太快了!

这么短的时间,

这么远的距离,

信息本身竟然还没有出现多少损耗扭曲,

那些犹如过隙白驹的“报郎”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支撑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对此,

不求甚解的后世吃瓜群众只能表示:

这就是八卦的力量!

同一个世界,同一片瓜地!

“报郎”的来源,他们不是很关心。

但“报郎”到处分享乐子的行为,他们很感激。

有人因此在交流平台上满含深情的发布了一段称赞古代报郎们的文字:

“这个组织体现了真正的‘万物互联’精神!”

“在没有长途交流方法的古代;

在出趟远门都可能成为永别的古代;

这些人却愿意将自己的精力,花费到这样的事情上,联通了太多地方!”

“为了纪念报郎们到处跑路,传播八卦的功劳,我愿尊称其为‘○原’!”

有鉴于特殊词汇必然会吸引来特殊的阅读者,

于是理所当然的,

在这段文字下面,有人跟着回复:

“人生五十年就拿来传小道消息就是吧(怒)!”

——

——

其三:关于“欧墨弥赛亚”教派的基本介绍

欧墨弥赛亚教派,

是泰西太平道的分支。

其创立者是泰西首任大贤良师耶哥儿的父亲。

其人身上有西海胡人的血统,年幼时,长辈经常向之讲授过去自家所信奉的教派,因此知道神话传说中,有一名为“弥赛亚”的,能解救世间苦难,启迪凡人智慧的圣贤。

又因其少年时曾拜墨家后人为师,在木工匠造方面,有着深厚的技艺,对“墨子”这位能文能武,智慧十分高深的祖师爷极为推崇,

所以在携妻带子,跟随西海大贤良师赵申于泰西传道时,这位圣贤之父便将旧日神话与自己的感悟相结合,创立了这一支极为独特的教派。

其教义并不复杂,也不像太平道那样有着高远的目标,只是声称“墨子”是掌管机械制造的神,他“兼爱非攻”的主张,是救人脱出苦海罢了。

至于信徒们应该做什么来践行自己的信仰?

只要在制作各种器物前,口颂“欧墨弥赛亚”之名,对着器物和工具磕大头就好了。

就此看来,

也许这位“创教先师”的本意,

只是在那长久又艰苦的传道途中,为自己的生活找点乐子。

但这个奇怪教派的确传播了出去。

最先接受它的,是西海本地的墨家子弟。

每当钉钉子时不小心砸到手,这些墨家传人,总忍不住哀嚎一声:

“哦!”

“墨子在上!”

当辛苦制作出来的复杂器具莫名其妙的无法启动时,

被逼急了的墨家传人,还是会忍不住哀嚎:

“给你磕头了,祖宗!”

久而久之,

“欧墨弥赛亚”的信仰,便在西海的工匠之中流行起来。

之后,

泰西也跟着流传。

因为泰西那些信奉太平道的人仔细琢磨了一下,认为自己不能仅仅尊崇大贤良师耶哥儿,还需要尊崇他的父母,以显示自己的虔诚。

更何况在第一位正式传道泰西的人,也的确是赵申和他带在身边的弟子们,其中便有耶哥儿的父母。

这样的开拓之功,作为后人的他们不能忘却。

于是他们也跟着拜起了“欧墨弥赛亚”。

时至后世,

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个奇怪教派不仅没有迎来衰落,反而还因为科技运作时的各种意外,得到了发展壮大。

甚至在一些实验室牛马的努力下,

太平道与欧墨弥赛亚这两支教派,还实现了合流——

特指在某台高精尖仪器第一次开机时,

牛马们会请来道长,为其开光点灵,自己则是在旁边伴随着道长诵经的声音,不断对着仪器磕大头。

也许在后世的后世,

这个奇怪的信仰,仍然会得到长久的流传。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