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处高潮,便是赵乐乐目睹赵城与林枫语的秘事那一处了。影片通过赵乐乐的视角,缓缓揭开了林枫语与赵城关系的神秘面纱。虽然心中早有猜测,但真相揭露那一刻,还是有一种恐怖之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51章五首诗歌(5000字大章)(第2/2页)
赵乐乐亲手弑父这场戏,唯有亲眼观看电影,才能理解那种震撼。满地横流的父亲之血,忘情亲吻的两个女人,轰隆隆的雷雨天。如果上天降下天罚,那这两人合当一起死。
·第四首诗歌·
“坦白地说,我宁愿死去。当她离开,她久久哭泣。她对我说‘这次离别,一定得忍受,萨福。我去,并非自愿。’
“如果没有我们的声音,就没有合唱,如果没有歌曲,就没有开花的树林。”
——萨福《没有听见她说一个字》
从赵家临走之前,林枫语书桌上摊开的诗集上,正是这首诗。
赵城死后,赵家树倒猢狲散。林枫语和赵乐乐逃到了一个海边的小渔村。在这里,林枫语好不容易找到了自我,结果赵乐乐因为嫉妒,找来了赵城的同袍,将小渔村摧毁了。
毫不夸张地说,林枫语死去那段戏,叶初贡献了有史以来最出色的演技。电影播到这段的时候,首映礼上抽泣声一片。我不想多谈论这一段,这段剧情我到现在也不忍心再回忆一遍。只觉得每个人都很痛苦。太苦了。反抗,毁灭、毁灭、毁灭,如果早知毁灭的结局,我们还会不会反抗?
·第五首诗歌·
“今夜我望着月亮和昴宿七星先后沉落。夜将尽,青春已逝,我独自僵卧在床榻。”
——萨福《今夜我望着》
影片进入尾声,垂垂老矣的赵乐乐进了养老院,一位叫骆尧的导演常来看她。某一日,赵乐乐忽然叫骆尧给她诵读这首诗歌。
影片就这样滑入了结局。青春已逝的赵乐乐颠三倒四地讲述着过往,然后在癫狂和呓语中去世了。
在整理她的遗物时,骆尧发现了林枫语留给赵乐乐的信。正是这封信,给了赵乐乐最后一丝生存的念想,让她活了下来。
关于这封信,是全片的戏眼,堪称最鬼斧神工的神来之笔。明天我会出一期专门的影评来解读这封信……
五首诗歌讲完了。接下来讲讲我对这部电影的看法。
当今世界的政治正确是“爱情与性别无关”,“LOveiSlOve.”。但骆尧导演冒天下之大不韪,反其道而行之,在《没有开花的树林》中刻画了一段能且仅能在女性之间发生的爱恋。
正因林枫语是女人,所以才会有这悲剧性的命运。若她是男人,则永远不会有步入赵公馆的机会。
正因赵乐乐是女人,所以在赵城的视角中,她只是一个在性的意义上无威胁的对象——女同性恋者的爱情,在父权视角中,经常被自动降级为友谊、姐妹情,“女人家就这样腻歪”。如果赵乐乐是儿子,则她永远不会有和林枫语单独相处的机会。
正因林枫语是女人,所以才能成为自幼丧母的赵乐乐情感投射的对象;正因赵乐乐是女人,天生被视为无害、无权力,所以她对林枫语那些毫不掩饰的剥削、压迫与侵占,才会被林枫语迟钝地归纳为玩闹与任性。
当赵乐乐意识到自己对林枫语的爱意并非母性依恋时,便是赵城这个父亲的死期。
当林枫语意识到赵乐乐与赵城本质上都是压迫者时,则是她这个被压迫者的末日。
唯有女人才能如此相爱。
在电影结束后,我与另一位影评人进行了激烈的辩驳。另一位影评人认为,赵乐乐是父权制下的伥鬼,因为她背叛了自梳女们。我则持坚决的反对意见:赵乐乐从未忠于任何人和制度。整个世界,包括林枫语,在她眼中只是自己的注脚。当注脚的解读不符合她的意愿,则无论是生父赵城、自梳女,还是险些被她咬死的钱将军,都会被她删去。
她并非为了皈依某个阶级而背叛另一个阶级;在她眼中,她不过是个勤勤恳恳的校对者,将整个世界错误的部分订正而已。
其实单论角色的逻辑合理性和塑造丰满度,林枫语要远胜于赵乐乐。她有一条完整的成长线索,有自己的心计、理想、智慧和争取。然而在整个观影过程中,我却无法将目光从赵乐乐身上移开。
在现实中,我们总是追求理性和逻辑;在艺术中,我们却无法不被极致的东西所打动。
《没有开花的树林》是一部典型的人物驱动故事的电影。所有的矛盾冲突皆因林枫语与赵乐乐这两个人而起。“她们会做什么?”这是我们在观影中最好奇的问题。
赵乐乐是整个同性电影史上,极其少见的那一类角色。
压抑,边缘,误读,自伤,是同性电影的主要情感组成部分。同性恋角色,经常被赋予强烈的自怜色彩。但赵乐乐,她是一个饥饿的,富有侵略性、主动性和掠夺性的角色。她身上没有一丝一毫的自怜色彩,也毫无羞耻和恐惧。
她并不是因为压抑而将林枫语当做救赎,因为她的生活毫无压抑之处。她不是为了对抗父权压迫而爱上一个女人,因为她自己就是压迫者本身。她也不是被男人伤透了心,而投向女人的怀抱,事实上她父亲给她介绍的男孩,都被她抽得团团转。
她是一个天生的同性恋者,她的爱情没有承担任何教育意义或反抗色彩,只是出于自己的欲望和本心。林枫语引诱出了她的天性,从而承受了毁灭的代价。
一个极度忠实于自我的怪物。
只有父权忽视纵容、母系教育缺失、阶级特权喂养——三者共同塑性的畸形产物,才能拥有这样性格底色。只有旧时代的特权阶层尚未倒台,新时代的思想之风已经吹来,毫无信仰、处处混乱的新旧时代交替之际,才能养成这样一个怪物。
这就是赵乐乐独一无二的原因。换一个时代、换一片土地、换一个背景,都不能诞生赵乐乐这样的奇葩。林枫语常有,而赵乐乐不常有。
《没有开花的树林》并不是两个女人相互救赎、温情脉脉的电影,而是两个女人互相吞噬,互相拖拽,互相毁灭的故事。当然,也可以说是一段倒霉女人和暴烈癫婆的史诗,甚至还有点婴儿口欲依恋的味道……
我从未在电影中见过这样躁动与诗意共存,粗粝与柔软并行,不侧重救赎,而强调毁灭的女性之爱。
照理说,应当很少有演员敢饰演赵乐乐这个角色。毕竟要做好挨骂的准备。但叶初偏偏做到了,做得让我惊艳,甚至让我不敢相信画面中那个女人是她。
之前发表《哑婆》影评时,我曾说过,叶初的关越一角,填补了国内影史上底层青少年角色的空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那么现在,我要说,叶初的赵乐乐一角,开拓了同性电影中女同性恋者形象的疆土,丰富了这一品类的人物形象,具有新界碑式的意义!
当然,叶初和杨唤宜都是很优秀的演员。但在我个人的心目中,还是更爱赵乐乐一点。即便赵乐乐是个不折不扣的混球,当她在为林枫语落泪的时刻,又有谁能不可怜她呢?
我的朋友和我相反,在看完电影后,已经变成了叶初的忠实anti(笑)。但无论如何,如果演员的演技不够精湛的话,我们是绝不会有这么大的分歧的。
说句实话,在观影中,我甚至一度恍惚,觉得两位演员真的相爱了。赵乐乐看林枫语的眼神是那么深情炽热,林枫语看赵乐乐的眼神又是那么……压抑。就像活火山和死火山一样。当然,这只是我入戏太深的错觉。有时候就是这样,观众往往比演员还入戏(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