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86章(2 / 2)

对他来说,任何能减轻户部财政压力的方案,他都举双手赞成。

“三策并举,再为辽东道量身定制一部特别法典,其安定问题确实可解。或许,关内百姓见到辽东的新气象,还会主动前往谋求生计呢!”

长孙无忌虽对李想心存芥蒂,但在大势所趋之下,也不会做那螳臂当车的蠢事。

相反,他心中已在盘算,要尽快让长孙家的炼铁工坊到辽东开设分号。

“微臣亦认为此法可行。然为长远计,根本之策在于使辽东所有百姓,尽归为我大唐子民。”

“教育部眼下正大力兴建蒙学与小学,微臣建议,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可移至辽东。”

“不仅生产建设兵团的子弟需要教育,各地的一等、二等民户子弟,也应获得入学机会,甚至是免费或近乎免费的教育。”

岑文本在李想的提议上做了补充。

受岑文本启发,素来附议居多的唐俭也主动进言:“不仅教化要抓,医馆也需尽快在辽东各地建立起来,使百姓病有所医,不再忧心;同时,亦能让那些归化之民亲身体会我大唐医术之精妙,从而在心中更加认同大唐。”

“关键还在于交通。”牛进达沉声说道,“必须尽快将从幽州至辽东城的水泥路,以及辽东各主要城池间的道路修筑起来。如此方能从根本上解决辽东的发展问题,并联动解决其安全问题。”

此次出征,他对水泥路的巨大作用体会至深。

从长安到幽州一路坦途,行军迅捷;可一出幽州,尤其是过了营州地界,便截然不同,一旦遇上雨天,更是寸步难行,令人愁苦不堪。

“诸位爱卿的建议都很好。”李世民的脸上,难得地在众臣面前展露了笑容,“你们回去后,都将各自的详细建议写成奏折呈上来,下次朝会再具体商议,然后尽快颁行天下。”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