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珠落在宽大的芭蕉叶上,先是凝成细小的水珠,渐渐汇聚成晶莹的大水珠,顺着叶脉缓缓滚落,在叶尖悬停片刻,然后“滴”地一声落入泥土,溅起细小的水花。
苏木蹲下身,调整着相机角度,屏住呼吸,按下快门。
镜头里,翠绿的芭蕉叶带着水珠的光泽,背景是朦胧的雨雾和青灰色的瓦檐,画面灵动而静谧。
他又走到漏窗前,漏窗的花纹是精致的冰裂纹图案,光线穿过漏窗,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影子,与雨丝交织在一起,像一幅流动的水墨画。
苏木变换着位置,从不同角度拍摄漏窗的光影,偶尔还会让徐佳莹站在漏窗后,拍下她与光影重叠的画面。
徐佳莹则走到水榭边,找了个石凳坐下。
水榭临水而建,栏杆是木质的,带着岁月的包浆,摸上去有些微凉。她从背包里拿出素描本和铅笔,翻开本子,目光落在对面的假山和曲桥上。
细雨中的假山,笼罩着一层薄雾,岩石的纹理在雨雾中若隐若现,显得格外清幽。
曲桥蜿蜒在水面上,桥面上的青石板,被雨水冲刷得格外光滑,倒映着岸边的垂柳。
她握着铅笔,轻轻勾勒着假山的轮廓,笔尖划过纸面,发出细微的声响。
画着画着,目光不自觉地转向不远处的苏木。他正站在一株蔷薇花架下,微微侧身,专注地调整着相机参数,雨丝落在他的肩头,打湿了他的衣角,他却浑然不觉。
花架上的蔷薇花带着水珠,花瓣微微低垂,粉色的花朵在雨雾中显得格外娇嫩。
徐佳莹微微一笑,拿起铅笔,将苏木的身影也画进了素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