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木轻轻握住她的手,将修复好的家族图谱放在她面前:“以后我们把这些东西装订成册,做成一本家族纪念册,等锦儿长大了,也让她看看,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徐佳莹点点头,看着图谱上清晰的名字,眼眶有些湿润。
在这个细雨绵绵的夜晚,她不仅梳理清楚了母系家族的脉络,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根”。
而苏木在一旁帮忙整理记录,用照片修复技术还原模糊的过往,为徐佳莹填补了一段关于“根”的空白,让这段苏州之旅,成为她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
苏木将修复好的家族图谱轻轻铺在梨木桌上,指尖拂过泛黄宣纸上的字迹,宣纸上还残留着樟木箱特有的沉水香。
“等回乌镇,咱们去巷尾的古籍装订店,选藏蓝色的宋锦做封面,再用棉线手工装订,把照片、信件和图谱都收进去,”
他侧身看着徐佳莹,眼底映着台灯暖黄的光,“以后锦儿长大,咱们就拿着这本册子,给她讲外曾祖母绣兰草、外婆在苏州巷口吃糖粥的故事。”
徐佳莹点点头,伸手将散落的发丝别到耳后,指尖不经意触到苏木的手背,两人相视而笑,满室都是岁月静好的温柔。
次日清晨,徐佳莹踩着晨露在院子里晾晒床单,风将巷口的红色海报吹得微微晃动。
她走过去细看,海报上的毛笔字遒劲有力:“社区活动中心书法公益课,特邀退休教师王仲明先生授课,每日上午九点至十一点,提供笔墨纸砚,欢迎老少居民参与。”
她攥着海报跑回屋,正好撞见苏木在给阿二倒小鱼干,连忙把海报凑到他面前:“咱们去学书法吧!正好给家族纪念册封皮题字,王老师听姨婆说可是苏州书法协会的老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