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莹之前设计过缂丝桌布的水波纹拼接,她画的波纹更鲜活,我让她发几张草图给你参考。”
十分钟后,他把徐佳莹之前画的水波纹草图转发过去,顺便附上一句:“这是佳莹的设计,你可以和她直接沟通细节。”
第二天中午十二点,苏木正在和施工队讨论后院水榭的搭建方案,手机再次响起。
顾曼殊发来一组老绣片的高清照片,其中一张是民国的“百子图”绣片,孩童们穿着传统服饰,或放风筝或踢毽子。
“苏先生,这是我收藏的民国‘百子图’绣片,你觉得要是把里面的孩童形象简化,用在文创笔记本的封面上怎么样?我觉得会很受宝妈欢迎。”
苏木没有直接回复,而是把照片转发给徐佳莹,附言“帮顾总看看这个绣片的简化方向”。
徐佳莹很快回复:“让她把孩童的衣纹用‘齐针’简化,保留面部的‘打籽绣’细节,这样既简洁又有记忆点,还能体现苏绣特色。”
苏木把徐佳莹的建议原封不动地发给顾曼殊,补充道:“这是佳莹的想法,她对传统纹样的简化很有经验,你可以直接找她聊。”
第三天傍晚六点,施工队收工了,苏木和徐佳莹正坐在前院的石凳上吃盒饭,是巷口小饭馆的苏式红烧肉和清炒虾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