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65章(2 / 2)

说到这里,徐佳莹的眼眶有些湿润:“其实很多手艺人都和吴匠人一样,他们一辈子坚守着一门手艺,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他们搭建一个平台,让他们的手艺被更多人看到,让他们的付出得到回报。”

张强一直在旁边拍摄,听到这里,忍不住说道:“这些手艺人的坚守真的太让人感动了,我们一定要把他们的故事好好记录下来,让更多人了解传统工艺背后的匠心。”

接下来,李敏又采访了周慧、王丽、邢梦洁,以及沈师傅、周师傅等手艺人。

周慧分享了与“苏州记忆”项目合作的感受:“‘苏州记忆’最打动我的地方,是他们对传统工艺的敬畏和深耕。很多文创项目都是浅尝辄止,只追求表面的形式,而他们会花大量时间去拜访手艺人,学习工艺细节,挖掘文化内涵,这种匠心精神是很难得的。”

王丽则从投资人的角度,讲述了自己的初衷:“我当初投资这个项目,并不是单纯为了赚钱,而是被佳莹和苏木的初心打动。我觉得传统工艺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不能就这样消失了。现在看到项目越做越好,不仅实现了盈利,还为传统工艺的传承做了实事,我觉得特别有意义。”

沈师傅则感慨道:“我做缂丝五十多年了,以前总觉得这门手艺太冷门,年轻人都不喜欢。没想到‘苏州记忆’把缂丝融入到文创产品中,这么多年轻人来学、来买,让我看到了缂丝的希望。现在我每天都过得很充实,能把自己的手艺教给年轻人,让缂丝工艺传承下去,我就很满足了。”

采访一直持续到中午,李敏和张强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临走时,李敏说:“今天的采访收获太大了,你们的故事太感人了。我们会尽快整理稿件,下周就会在《苏州日报》的文化版头条刊发,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苏州记忆’,支持传统工艺的传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