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戬抬头,天眼神通微启,一眼看穿对方底细:此人不过金仙境初期,倚仗的是背后势力罢了。
“你们口口声声‘天律’。”杨戬缓缓举刀,“可曾问过这些百姓,他们的律在哪里?他们的天,又在何方?”
玉清真人怒喝:“妖言惑众!给我拿下!”
九位仙官齐动,各施神通。雷火、冰刃、风刃交织成网,封锁四方退路。更有符咒化作巨网,欲将其镇压。
杨戬不动如山。
刹那间,三眼齐睁!
左眼映星轨,右眼察因果,中央天眼照彻本质。他身形未动,刀意却已先行,一刀斩出,竟是**三重斩**??第一斩破法阵,第二斩断因果线,第三斩直指玉清真人命门!
“噗!”玉清真人喷血倒飞,胸前浮现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竟是连护体仙光都被一刀劈开!
其余八人骇然失色,还未反应,杨戬已瞬移至其中一人面前,刀柄一撞,将其击晕。接着身影如鬼魅穿梭,不过十息之间,九人尽数瘫倒在地,无一能战。
“告诉你们的师尊。”杨戬站在高台之上,声音传遍整座废城,“我不再是那个唯命是从的执法者。从今日起,若有欺压良善者,不论你是仙是神、是妖是人,只要被我所见,必斩不赦!”
说罢,他抱起一名重伤孩童,腾空而起,消失在苍茫云海之中。
消息如野火燎原,迅速传遍天下。
短短半月,江湖剧变。各地贪官暴毙,恶霸横死街头,庙堂权贵家中莫名失火,更有数座邪修据点一夜覆灭。而每个案发现场,都会留下一句话:
**“若有冤屈,可往东海寻桃。”**
越来越多百姓开始相信,世间真有一位“二郎至圣先师”,不居天庭,不理神位,只为苍生执刀。
而在东海孤岛,戮神子每日练刀习字,心境渐稳。某夜,他独自坐在崖边,望着潮起潮落,忽然察觉体内有一股陌生气息苏醒??那不是怨念,也不是逆命诀的力量,而是一种……源自血脉深处的共鸣。
他闭目内视,竟在识海深处看见一座微型桃山虚影,山腹之中,有一缕极淡的金光缓缓流转。
“这是……哥哥的神格碎片?”他喃喃。
原来当日杨戬脱离天庭册籍时,其神格崩解,却有一丝本源无意间融入照妖鉴,又被杨戬贴于他胸口疗伤,悄然渗入其魂。这一丝神性,正在潜移默化净化他的残躯,助他重塑真灵。
与此同时,杨婵也在秘密修行。她发现母亲遗留的信笺中藏着一段密文,需以血泪开启。当她割破指尖,滴血于纸上,顿时浮现出一行小字:
>“吾儿若见此书,切记:封神榜非天定,实为人设。昔年女娲补天,遗石化婴,乃应劫之人。此子非灾星,实为变数。待三瞳共照、七星归位之时,便是旧神陨落、新道初生之日。”
她猛然醒悟:“弟弟……才是真正的‘补天遗石’转世?而封神大劫,并非终结,而是新生的开端?”
她急忙找到戮神子,将密文告知。两人对视良久,皆从彼此眼中看到震惊与沉重。
“所以……我不是为了毁灭神而生。”戮神子低声说,“我是为了……终结旧秩序,开启新纪元?”
“或许。”杨婵握住他的手,“但这条路,必须由你自己选择。是继续被仇恨驱使,还是成为真正的‘先师’之后继者?”
正当此时,海天尽头一道银光疾驰而来。
杨戬归来。
他带回三十多名幸存百姓,在岛上搭起临时居所,并传授基础吐纳之法,助他们恢复体力。见到兄妹二人神情凝重,他略一感知,便知事有蹊跷。
听完讲述,杨戬久久不语,最终仰天长叹:“原来母亲早已看透一切。封神榜从来不是终点,而是一场轮回的机关。那些高高在上的神明,不过是利用规则延续统治罢了。”
他转身望向弟弟:“你现在明白了吗?你不是怪物,也不是复仇工具。你是打破宿命的人。而我之所以带你回家,不只是因为亲情,更是因为我看到了??未来的光,就在你身上。”
戮神子双膝缓缓跪地,声音哽咽:“哥……我怕……我怕我会辜负这一切。”
杨戬扶起他,一字一句道:“不怕。只要你在前行的路上回头还能看见家,就永远不会迷失。”
那一夜,岛上所有人齐聚崖前。杨戬取出三尖两刃刀,插入岩石之中,刀身散发柔和金光,形成一座小型结界,庇护整座岛屿。
而后,他在桃树下点燃一盏灯,灯油取自昆仑雪莲、东海龙涎、南疆凤髓,火焰呈七彩之色,升腾直入夜空,宛如一颗倒悬星辰。
“此灯名为‘守心’。”他对众人说,“它不照千里,不显神通,只愿照亮一方安宁。若有一天,这灯火熄灭,说明我未能守住承诺。但只要它还在燃烧,就证明??这世间仍有公道未亡,仍有希望不灭。”
远方,那颗不在星图中的新星,忽然光芒大盛,与灯焰遥相呼应。
而在昆仑之巅,元始天尊静坐莲台,望着星象变迁,轻声道:
“三生瞳开,七星引路,逆神归位……原来如此。杨戬啊杨戬,你终究走出了一条不属于任何经典的路。”
他挥袖,拂去案前残香,低语如风: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至圣先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