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大周文圣> 第245章 殿阁大学士考核,开始!(万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5章 殿阁大学士考核,开始!(万更(1 / 2)

第245章殿阁大学士考核,开始!(万更3)

洛京,万人空巷,举城沸腾!

江行舟将于文华殿冲击殿阁大学士文位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早已以惊人的速度传遍大周十道,乃至周边诸国!

那位在北疆阵前词成镇国丶一箭定乾坤,以弱冠之龄封侯拜相的传奇侍郎,今日将要叩响文道巅峰殿堂的大门!

这不仅是江行舟个人的大事,更是足以载入史册的文道盛事!

一时间,整个大周圣朝的目光都聚焦于帝都洛京。

无数文修士子,无论身处何地,是何身份,只要有心向文道者,皆心潮澎湃,不约而同地向着这座千年古都汇聚而来!

通往皇城的各条主干道上,车马如龙,人流如织,形成了多年未见的壮观景象。

有从江南道乘快船换乘骏马丶日夜兼程赶来的文雅举子,他们大多衣着精致,袖口似乎还沾染着水墨气息,沿途仍在热烈谈论着江行舟那首《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如何将江南的婉约烟雨与塞北的铁血豪情完美融合,赞叹其胸怀之广丶笔力之雄;

有从巴蜀道翻越险峻蜀道丶风尘仆仆而来的青年进士,眉宇间带着蜀地特有的灵秀与一股不服输的坚韧。

他们渴望亲眼见证这位同龄人是如何创造奇迹,激励自身道心;

有从岭南道远道而来的士人,衣衫上还带着南国特有的湿热气息,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中原核心文道盛事的向往与好奇;

更有从中原腹地丶关中平原丶乃至漠北边塞等大周各处奔赴京师的文人墨客,他们操着略带差异的口音,却无一例外地怀揣着同样的激动与期待,仿佛朝圣一般涌向皇城。

皇宫文华殿外的巨大汉白玉广场,以及连接广场的宫前宽阔御街,早已被汹涌澎湃的人潮围得水泄不通。

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喧嚣声直上云霄。

洛京府衙与五城兵马司如临大敌,所有能动用的精锐甲士几乎全部出动,他们身着闪亮盔甲,手持长戟,组成了数道坚实的人墙,才勉强维持住现场秩序,避免发生骚乱。

无数士子伸长脖子,踮起脚尖,目光热切地望向那庄严神圣丶此刻却紧闭着的鎏金殿门,仿佛能穿透厚重的门板,看到殿内惊心动魄的考核场景。

「快看那边!那是江南文坛的泰山北斗,白鹿书院的王院君!连他都亲自来了!」

「我的天!那边那位清癯老者,莫非是半圣刘氏的嫡系后裔?刘家可是世代书香,极少参与俗世聚会啊!」

「不止!你看那位身着素袍丶气度不凡的中年文士,是半圣陶氏世家的后人陶先生!

这可是一位隐世多年丶学问深不可测的大儒级人物!

竟也为此事出山了!」

「江大人此番若是成功,便是史上最年轻的殿阁大学士之一了吧?

真乃我辈楷模!」

然而,在这熙熙攘攘丶情绪激昂的人群中,还夹杂着一些气质尤为特殊丶引人注目的身影。

他们衣着或许并不格外华丽显眼,多为素雅长衫或传统深衣但举手投足间自带一股历经岁月沉淀的雍容气度与隐隐的精神威压,周围兴奋的人群会不自觉地为他们让开些许空间,流露出敬畏之色。

他们的目光不像常人那般狂热,反而更为深邃平静,如同古井幽潭,仿佛能洞穿这喧嚣的表象,直视文道流转的本质玄奥。

这些人,正是来自各大半圣世家的核心后裔子弟。

他们平日大多隐世不出,居于家族秘境或清静之地,潜心修行,追寻先祖足迹,极少在俗世大规模聚集。

但今日,江行舟冲击殿阁大学士这等牵动天下文运的盛事,也成功吸引了这些古老世家探寻与审视的目光。

半圣杜家的杜子宁丶半圣张家的张栩赫然在列。

除此之外,还有几位气质或锋锐如剑丶或厚重如山丶或缥缈如云的年轻男女,看似随意地分散在人群各处。

彼此间偶尔有短暂的目光交流,都带着一种超然的审视与对未知结果的好奇。

「杜兄,依你之见,江大人今日面对五位大儒联考,有几分把握能成?」

张栩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低声向身旁的杜子宁询问道。

杜子宁神色凝重,目光并未离开文华殿上空那因汇聚了太多关注与文气而隐隐形成的丶常人难以察觉的文气旋涡,沉声回应:「五位大儒,皆是文道泰斗,联袂考核,难度堪称地狱级别,自古罕见。

但江兄————非常人也。

他一路行来,所创奇迹还少吗?

他既然敢在此时应考,必有其深不可测的倚仗。

我等不必妄加揣测,静观其变便是。

况且,能如此近距离感受大儒威压与文道碰撞,此等场面,于我辈修行而言,亦是千载难逢的机缘。」

整个广场上空,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极致紧张丶无限兴奋与虔诚期待的炽热气氛,仿佛一点火星就能引爆。

那两扇紧闭的丶雕刻着玄奥纹路的鎏金殿门,此刻仿佛成了隔绝两个世界的界限。

门内,是决定一位绝世天骄文道前途命运的严峻考场;

门外,是天下文修共同屏息凝神丶翘首以盼。

「江大人此番冲击殿阁大学士,当真是万众瞩目,牵动天下文心啊!」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进士捋着雪白的长须,望着眼前盛况,眼中闪烁着泪光,感慨万千,仿佛看到了文道盛世的重现。

皇宫。

文华殿外人潮汹涌,声浪如潮,万千士子汇聚成的热切期盼几乎要将这秋日的凉意点燃。

在这片沸腾的人海中,有几簇人的心情远比旁人更为激荡澎湃。

他们的目光紧紧锁死在那扇象徵着文道至高殿堂的鎏金殿门上,仿佛能穿透厚重的木材,窥见内里决定家族命运的一刻。

靠近殿门警戒线的最佳位置,薛玲绮的两位胞弟,薛富与薛贵,正不顾形象地使劲踮着脚尖,两张年轻的面庞因兴奋和紧张涨得通红。

他们身为国公功勋薛家的子弟,自幼读圣贤书,深知「殿阁大学士」这五个字在朝堂和文坛的分量。

薛富激动得难以自持,一把抓住弟弟薛贵结实的胳膊,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声音都带着颤:「二弟,你看见没!

这阵仗!

这满洛京,不,这全天下的文人,怕是有头有脸的都来了!

都是来看姐夫的!

姐夫这次要是真成了殿阁大学士,那可是了不得啊!

天大的了不得!

咱们薛家,有父亲这定海神针,有望晋升刺史。再有姐夫这文曲星照耀,可就真的————要再度一飞冲天,重现祖上荣光了!」

薛贵重重点头,眼神里闪烁着毫不掩饰的憧憬与自豪,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光辉灿烂的未来:「那是自然!

大哥,你想想,殿阁大学士,那是什麽身份?

是能入阁参预机务,将来有望成为宰相,真正执掌国柄的顶级文官!

姐夫若能成功晋升,再兼领着他那实权在握的户部尚书————我的天,那就是名副其实的三省六部核心大员,真正的国之柱石!」

他越说越兴奋,压低了声音,却掩不住那份与有荣焉:「父亲在北疆担任密州府太守,为国镇守边关,晋升刺史,是武勋之巅;

姐夫在朝中运筹帷幄,即将登临文官之极。

一文一武,相辅相成!

我们薛家,这世代国公勋贵的门楣,才不枉父亲多年坚守,才算是真正抓住了中兴之机,要再次兴起了!」

兄弟二人相视一笑,仿佛已经看到了薛家府邸前再次车水马龙丶宾客盈门丶

无限风光的景象。

那不仅是权势的回归,更是薛氏家族荣耀的彻底重塑。

薛富甚至已经开始畅想更实际的益处。

他碰了碰薛贵,带着一丝窃喜:「下次咱们再考科举府试,哪怕姐夫为了避嫌,一句话都不说。

主考官阅卷时,看到咱俩兄弟,心里能不掂量掂量?

这薛」字,往后在洛京,分量可就大不一样咯!

通过个举人考核,那还不是水到渠成?」

尽管知道这等心思有些上不得台面,但巨大的喜悦和期待,还是让这对年轻兄弟忍不住浮想联翩,薛氏家族的未来与姐夫江行舟今日殿阁大学士的成败,紧紧捆绑在一起,翘首以盼那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

离薛家兄弟不远,另一处人群相对稀疏些的位置。

一群身着深浅不一青色官袍的年轻官员正聚在一处低声交谈。

他们正是与江行舟同年金榜题名,曾一同经历过琼林宴丶雁塔题名荣耀的进士们—韩玉圭丶陆鸣丶曹安等人。

此刻,他们望着远处巍峨肃穆的文华殿,心情远比周围单纯的仰慕者要复杂得多。

既有与有荣焉的激动,也有对自身仕途的思量,更有对同窗际遇天差地别的唏嘘。

韩玉圭官袍颜色略深,显示其官职稍高。

他望着那扇紧闭的殿门,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江兄————不,如今该尊称江大人了。

他此番若能顺利通过这五位大儒的联考,晋升殿阁大学士,那最后一道,也是最关键的一道障碍便算是彻底消除了。

陛下即可毫无阻力丶名正言顺地任命他为户部尚书,真正执掌天下钱粮赋税,权柄之重,堪称国之命脉。

届时,他就不再仅仅是简在帝心的宠臣,而是真正的朝堂巨擘。虽然目前还只是户部尚书,却是足以与中书令丶门下侍中等元老重臣分庭抗礼了。」

一旁的陆鸣接口道,语气中混杂着真诚的羡慕与一丝现实的庆幸:「是啊,殿阁大学士,位同副相,入阁预机务————!

届时,我等作为同年,或许————或许也能借得几分东风,在仕途上少些蹉跎「」

门他们深知官场规则,朝中有人好做官,有一位权势正如日中天的同年作为奥援,无论是在考核升迁,还是在衙门办事,境遇都将大不相同。

这并非完全是钻营,而是一种现实的考量与期待。

曹安则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有些悠远,仿佛回到了年前:「回想之前在江阴,你我与江兄同在薛府私塾苦读,为乡试丶会试悬梁刺股,仿佛还是昨日之事。

谁知光阴荏苒,一眨眼,江兄已如鲲鹏展翅,扶摇直上九万里,走到了我等只能仰望的高度————真是令人唏嘘不已,与有荣焉。」

他们虽然也已是天子门生,考中了进士,但多数人还在县令丶太守佐官这类中层官职上奋力拼搏,与即将踏入帝国最核心权力圈的江行舟相比,差距何止云泥。

更外围一些,人群的边缘,是以榜眼刘春丶探花曹瑾。

二甲传胪宋楚望丶关中才子秦文等为代表的今科精英进士。

他们个个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本是天之骄子,平日在各自圈子里也是众星捧月般的人物。

但此刻,在文华殿前这汇聚了天下文运的宏大场合,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收敛了平日里的傲气,目光炽热而专注地望着那座殿堂,仿佛在观摩一场关乎自身未来的预演。

刘春面容严肃,沉声对身旁的同伴们说道,语气中充满了激励:「江大人今日之举,乃是我辈读书人之楷模,更是我等前行之路上的明灯。

若他今日能成功,便是开辟了一条由新科进士直达殿阁大学士的传奇之路!

这证明,只要有真才实学,得遇明主,年龄与资历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

江大人能做到,我辈若砥砺前行,未必不能鹏程万里,亦有登临绝顶之日!」

曹瑾闻言,眼中闪烁着强烈的斗志与向往,他握了握拳,低声道:「刘兄说得是!

今日我们在此观礼!

他日,我等亦要奋发向上,凭藉自身实力。

如江大人一般,堂堂正正立于这文华殿前,接受大儒考核,受天下士子瞩目,为我大周文道再添辉煌!」

江行舟的成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这些年轻一代顶尖士子的雄心壮志。

让他们看到了超越常规丶快速攀登文道高峰的可能性。

在汹涌的人潮边缘,一些刻意保持着距离丶身着与中原风格迥异的服饰的身影显得格外突兀。

他们或披着北方妖国特有的丶缀有兽牙与翎羽的皮裘,或穿着西域蛮族色彩浓艳丶纹饰粗犷的锦袍。

周身散发着或阴冰冷丶或彪悍狂野的气息,与周围文质彬彬的士子们格格不入。

这些正是来自北方妖国丶西域诸部丶南蛮的使节团成员。

此刻,他们个个面色凝重如铁,眼神深处翻涌着难以掩饰的不安与深深的忌惮,仿佛嗅到了致命威胁的野兽。

一位脖颈间戴着狼牙项炼丶瞳孔隐隐泛着绿光的狼族使者,死死盯着文华殿上空那因磅礴文气汇聚而隐隐扭曲光线丶形成无形旋涡的天空。

他喉咙里发出低沉嘶哑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对身旁同伴道:「江行舟————这个煞星,若真让他成了殿阁大学士,文位更高,权柄更重,以其在北疆展现出的那种斩尽杀绝的强硬手腕!

我等各族,恐怕再也难有安稳日子可过。

大祸————怕是就在眼前了。」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大周边境线上,更加凌厉的兵锋和更加严酷的压制。

另一位生着鹰钩鼻丶目光锐利如刀的妖使忧心忡忡地附和,声音压抑:「没错!回想北疆一战,他尚只是一个户部左侍郎丶翰林学士,就敢主动出击,以雷霆手段几乎全歼了雪狼族十万精锐,连大妖王都未能幸免————此等狠辣决绝,闻所未闻。

若让他真正手握户部这钱粮大权,再得到殿阁大学士的文道气运加持,如虎添翼————大周国力必将蒸蒸日上。

下一步,他们的精锐铁骑,和那些该死的文士法术,目标会不会就直接指向我等的草原丶我们的圣山了?」

恐惧与忧虑的情绪,如同冰冷的瘟疫,无声无息地在这些各怀鬼胎的使节间迅速蔓延。

他们感觉仿佛有无数根无形的针扎在背上,坐立难安。

江行舟的每一次晋升,对他们而言都不是什麽文坛盛事,而是悬在头顶的利剑又向下逼近了一分。

他们此刻站在这里,并非为了欣赏什麽文道风采,而是如同哨兵般,紧张地评估着这位未来强敌的威胁等级。

洛京城内的百姓们虽无资格踏入森严禁地亲睹文华殿内的盛况,但他们的热情与期盼却如春潮般汹涌,丝毫不减。

皇宫外,那条横贯京城丶象徵天子威仪的十里天街,此刻早已不再是通衢大道,而是被人山人海彻底淹没。

黑压压的人头从宫门前的广场一直蔓延到视线的尽头,摩肩接踵,声浪喧嚣,连砖缝似乎都在跟着震动。

沿街那些平日里就生意兴隆的酒楼茶馆,今日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所有临街的雅座丶包厢,早在昨日就被嗅觉敏锐的豪商巨贾丶闲散文人抢订一空。

价格早已飙升至令人咋舌的天价,却依然是一席难求,仿佛能在此处占据一席之地,便与那场决定国运的文道盛事有了某种微妙的联系。

在名闻遐迩的「醉仙楼」三层最好的雅间内,几位身着绫罗绸缎丶大腹便便的富商围坐在红木圆桌旁,桌上摆满了精致的江南茶点和时令鲜果。

但他们的目光却都心不在焉,不约而同地透过雕花窗棂,死死盯着远处那一片巍峨的宫阙剪影。

「王掌柜,您是咱们里头见识最广的!

您给说道说道,江大人这次冲击那殿阁大学士,能有几分把握?」

一个面色红润的胖商人忍不住放下手中的景德镇瓷杯,压低声音问道,语气中充满了打听内幕消息的急切。

被称作王掌柜的中年商人缓缓捋着下巴上修剪整齐的短须,眼中闪烁着精明算计的光芒,沉吟道:「以老夫看来,至少有七成把握!

江大人是何等人物?

那可是六元及第,千古罕见的文魁星!

北疆一战,您想想,临阵词成镇国,浩然正气冲霄汉,一箭便射杀了狼族凶名赫赫的大妖王!

这等通天彻地的本事,学问根基早已深不可测,如今不过是走个过场,考个殿阁大学士,依我看,简直是手到擒来!」

「若能成,那可真是天大的喜事!」

旁边另一位商人接口道,脸上带着期盼,「听说江大人署理户部事务以来,大力厘清积年帐目。

雷厉风行打击贪腐胥吏,咱们这些老老实实经商丶照章纳税的,日子可是好过多了!

盼着他真掌了部堂大权,这商贾环境定然更加清明!」

而在街角一家名为「清茗居」的普通茶馆里,则是另一番人声鼎沸的景象。

三教九流的人物汇聚于此,空气中弥漫着廉价的菸丝味和浓烈的茶香。

平日里讲才子佳人的说书先生,今日也极识时务地改了节目,站在简陋的台子上,唾沫横飞丶绘声绘色地讲着江行舟北疆之战的传奇故事。

虽然细节多有夸张演绎,却依然引得满堂茶客热血沸腾,阵阵喝彩与惊叹此起彼伏。

「话说当日,江大人独自立于雁门关头,面对城下十万如狼似虎的妖兵,那是面不改色心不跳!

但见他口诵圣贤真言,顷刻间天降金光,神将显圣!

那场面,啧啧,真是天地变色,鬼神皆惊啊!」

「要我说,江大人就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专门来辅佐咱们女帝陛下,开创太平盛世的!」

「这还只是翰林学士,就有如此神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