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足以将百炼精钢化为铁水丶令山河变色的狂暴雷霆,在击中看似脆弱纸卷的刹那,非但没有将其摧毁为漫天飞灰。
反而如同百川归海丶万灵朝宗,被画卷之上那安宁祥和到极致的画意丶那字字蕴含大道真言的文气,毫无遗漏地尽数吸纳丶吞噬!
滋滋滋——!
刺眼的雷光电蛇在纸面上疯狂游走丶跳跃丶缠绕,发出令人心悸的声响。
然而,画卷上的墨迹与色彩在这至阳能量的冲击淬炼下,非但没有丝毫消散模糊,反而如同被注入了不朽的灵魂与生命,爆发出璀璨夺目丶流转不息的七彩霞光!
画中的景象仿佛在这一刻被彻底激活,由静化动,由死化生:
桃花林无风自动,枝摇叶摆,花瓣纷飞如雨,香气似乎透纸而出;
溪水潺潺流动,波光粼粼,水声淙淙可闻;
田舍间仿佛传来了鸡鸣犬吠丶孩童嬉戏之声;
那些画中的桃源人,脸上的笑容愈发恬淡自然,眼眸中闪烁着灵动的光彩,洋溢着真实无比的安然与喜悦。
整幅长卷彻底脱离了紫檀案几的支撑,稳稳地悬浮于半空之中,被一层温润如玉丶却又蕴含着煌煌天威丶不容丝毫亵渎的圣洁光晕所笼罩。
一股宏大丶磅礴丶不朽不灭丶仿佛与天地大道同存共呼吸的煌煌气息,如同水波般弥漫开来,威压四方,却又奇异地让所有感受到它的人心生宁静丶祥和,涤尽尘虑,不起丝毫恶念。
天雷淬文宝,画卷通灵性!
这《桃花源记》长卷,此刻已绝非简单的人力书画之作!
它是得到了此方世界天道规则主动认可并降下雷劫淬炼的旷世奇珍,其本质已然蜕变,多了一分煌煌不可侵犯的天道威严与永恒不朽的道韵!
殿内,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静,落针可闻。
文武百官丶王公贵族丶世家子弟丶乃至持戟而立的宫廷护卫。
所有人都被这远超昨日丶如同神话再现般的景象惊得神魂震荡,自瞪口呆,心脏狂跳得几乎要冲出胸腔。
他们连呼吸都已彻底忘却,唯有瞳孔中倒映着那悬浮于空丶光华万丈的神异画卷。
片刻的死寂之后,是山呼海啸般的震撼与哗然,如同压抑已久的火山猛然喷发!
「天雷!天雷淬炼!它...引发天地异象!」
「文宝通灵!
不!
这已超越通灵,这是天赐文宝!
是得天道意志认可加持的文道圣物—这绝对是【传天下】级别的文宝!」
「《桃花源记》!
它所描绘的那方理想净土之意境,其蕴含的至善愿力,竟能引动天心共鸣,降下雷劫为其铸就不朽本质!
江翰林此文此画,已非凡俗笔墨,几乎直追圣贤手笔!」
端坐于九龙御座之上的女帝武明月,凤躯猛地前倾,一双纤纤玉手紧紧抓住冰冷的龙椅扶手,指节因极度用力而微微发白。
她绝美倾城的容颜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极致震惊。
但更多的,是一种发现亘古未有之瑰宝丶亲眼见证,又一个【传天下】文宝的诞生,激动与狂喜!
她身为大周天子,受命干天,执掌社稷神器,比常人更能清晰地感受到,那悬浮的画卷中蕴含的,不仅是浩瀚如海的不朽文气。
更有一股得到了天地规则深深祝福与加持的宏大愿力,一股能够安抚黎民躁动之心丶稳固江山社稷气运的祥和力量!
此物,堪称镇国圣器!
五位大儒更是激动得难以自持,几乎要老泪纵横。
今日的出题人,大儒郑守常猛地从座位上弹起,连最基本的官仪体统都顾不上了,老脸涨得通红如血,雪白的长须剧烈颤抖。
他指着那光芒万丈丶悬浮空中的画卷,声音因极致的激动而嘶哑颤抖,近乎呐喊:「净土显化!
这是我大周文士,理想净土的无上道韵,显化于世间啊!」
「此画丶此文,其意义早已超越简单的山水人物的描墓!
它勾勒出的,是我大周人族,自远古先民时代以来,深植于血脉灵魂深处,对安宁和谐丶天下大同世界的终极向往与集体潜意识!
此愿力宏大纯正,至善至美,契合天道仁心,故能上感天道,引动天道降下雷劫淬炼,为其褪去凡胎,铸就永恒不朽之神圣本质!」
「诸君且细观画中世界,虽言避秦时乱而隐居,实则其社会形态,蕴含至仁至善之政道理想!
乃是无苛政虐吏丶无战乱纷扰丶民生富足安康丶人人怡然自乐丶天下为公的极致体现!
此乃文以载道丶画以弘道的至高境界,更是我辈文道修士穷尽毕生心血所追求的理想彼岸啊!」
就在《桃花源记》画卷吸纳天雷丶光华渐次内敛。
如同呼吸般微微起伏,悬浮于文华殿半空,散发出不朽丶祥和丶近乎神圣的煌煌气息之际「咚—!咚—!咚」
自洛京中心,那座供奉着历代先贤圣哲的文庙方向,苍茫丶恢弘丶仿佛能洗涤灵魂的钟声,再次毫无预兆地轰然响起!
一连七响,声声厚重,如同来自远古的宣告,音波涤荡,声震整座皇都!
「果然是【传天下】!
七响钟鸣!
与昨日一般无二!」
殿中,有官员再也抑制不住,失声惊呼,声音因激动而变调。
「不!
文章传天下,画境传天下!
这————这是文画双绝,皆达【传天下】之境啊——!
【双传天下】,闻所未闻!」
另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声音颤抖,浑浊的眼眸中充满了无尽的震撼与欣慰,仿佛见证了文道盛世的开端。
整个文华大殿,陷入了一片极致的丶近乎凝固的死寂。
所有人的目光都如同被磁石吸引,痴痴地望着那幅悬浮的画卷,心神仿佛已被画中那片浑然天成丶安宁祥和的理想净土彻底俘获,忘却了身在何处。
然而,更令人难以置信丶恍若梦境的景象,紧接着发生了!
只见画卷之上,那片桃花掩映丶藤萝垂挂的幽深山壁入口处,那处被江行舟以精妙笔触点染出的「仿佛若有光」的狭窄缝隙,此刻竟光华大盛!
柔和而稳定的白光从中喷薄而出,迅速凝聚稳定,形成了一道清晰可见丶涟漪微漾的椭圆形光门!
一股远比殿内浓郁十倍丶百倍的天地才气,夹杂着桃花特有的清新芬芳与生命气息,如同温暖的潮汐般从光门内弥漫而出,瞬间笼罩了整个文华大殿!
「这光华————这凝实如实质的才气!————这不是简单的画境显化或文气异象,这是————」
一位见识广博丶曾阅览过皇室秘典的老亲王猛地从座位上站起身,激动得连象徵身份的王爵冠冕都微微歪斜,胡须剧烈颤抖,「这是藉助画境道韵,开辟了一座真实的丶可容生灵出入的洞天福地!」
江行舟立于那奇异的光门之前,周身文气与画卷同源共鸣,散发出相似的光辉。
他从容转身,面朝御座上凤眸圆睁丶难掩惊容的女帝,再向五位激动得几乎难以自持的大儒,以及满殿呆若木鸡的文武百官,拱手一礼。
他朗声笑道,声音清越:「此画初成,洞天方辟。
不知可否有幸,请陛下丶诸位先生,随行舟一同前往这桃花源,一观究竟?」
说罢,他不待众人回应,似是笃定无人能拒绝此等诱惑。
率先转身,衣袂飘然,一步迈出。
江行舟的身影便毫无阻碍地没入那山壁入口的光门之中,消失不见。
女帝武明月深吸一口气,绝美的脸庞上震惊之色渐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现旷世奇珍丶见证圣朝祥瑞的灼热光芒。
她雍容起身,凤袍曳地,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众卿,机缘难得。
随朕一同,亲眼见识一下江爱卿以惊世之才,开辟出的这片世外桃源」!」
五位大儒早已心痒难耐,尤其是出题人郑守常,几乎是女帝话音未落,便已迫不及待地紧随江行舟之后,身影没入光门。
紧接着,大周圣朝百官在无比的震撼丶无尽的好奇与一种近乎朝圣的虔诚心情驱使下,按捺住狂跳的心脏,依次踏入那道光影流转的神秘门户。
穿过一条由柔和光辉构成丶仿佛没有尽头的短暂通道。
众人只觉周身被温暖纯净的才气光华包裹。
下一刻,眼前豁然开朗!
一股清新至极丶浓郁到几平化为液态雾气的天地才气扑面而来。
让所有踏入此地的人,无论文道修为高低,都感到浑身亿万毛孔都不由自主地舒张开来,贪婪地呼吸着这堪比上古修行圣地的灵秀之气。
眼前,赫然是一片,方圆十馀里的幽静山谷。
天空并非外界的蓝天白云,却自有一种清澈高远丶光明温暖的意蕴,如同最上等的灵玉;
土地平旷肥沃,屋舍整齐俨然,良田丶美池丶桑竹点缀其间,阡陌纵横交错,鸡犬之声相闻。
一切景致都与画中一般无二.
但此刻,所有景物都充满了真实无比丶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草木葱茏,水流清澈见底。
「这里的才气————竟浓郁精纯至此!简直不可思议!」
大儒郑守常难以置信地伸出手。
只见天空中不知何时飘洒下浙渐沥沥的细雨。
他接住一滴,那雨水入手微温,晶莹剔透。
仔细感应,竟是由精纯到极致的天地才气自然凝结而成!
「天啊!才气化雨,润物无声!这————这是何等修行圣地!」
另一位感悟天地才气的大儒激动得声音发颤,几乎老泪纵横,「如此规模稳定丶道蕴天成丶才气充盈的洞天福地,非大儒级的人物耗费毕生心血丶甚至折损寿元不可勉强造就!
此地方圆十馀里,内部空间稳固,法则自洽,堪称巨型洞天福地。
乃是大儒隐修丶闭关冲击圣道的无上宝地啊!」
「在此地修行一日,潜心感悟,其效果恐怕足以堪比外界苦修旬月之功!」
众人纷纷凝神感应,无不面露狂喜之色。
这对干文道修士而言,简直是梦寐以求丶可遇不可求的绝世瑰宝!
此时,画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乡民们见到众多外人进入,非但不惊慌,反而面露淳朴自然的惊喜之色。
纷纷放下手中活计,热情地迎上前来,作揖相邀。
他们衣着古朴,神情怡然自得,言语间自言先祖为避秦时战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语气平和超然,仿佛外界千年风云变幻,于此不过弹指一瞬。
乡民们热情好客,当即杀鸡宰鱼,取出窖藏的自酿甘甜果酒,在繁茂的桃花树下设下丰盛而天然的宴席,真诚招待这群来自外界的「不速之客」。
宴席间,箪食壶浆。
乡民们与宾客,笑语欢声,其乐融融。
众人仿佛真个暂时远离了外界朝堂的纷争丶世间的喧嚣,沉浸在这片理想净土独有的安宁与和谐之中。
良久,江行舟丶女帝丶大儒及众官员方才在这片令人流连忘返的理想净土中饱览盛景丶尽享盛宴,心满意足之馀,自那山谷入口处的光门,依次重返文华大殿。
众官员们身影再次凝实于熟悉的文华大殿之中,恍如隔世。
回首望去,那《桃花源记》画卷光华已完全内敛。
缓缓飘落,平铺于紫檀案几之上,画中的景物似乎比之前更添几分灵动盎然的生机与难以言喻的灵韵。
郑守常的目光死死盯着画卷。
他的神情经历了从最初对天地神迹的震惊探究,到沉浸画境时的心神激荡与共鸣,最终化为一声长长的丶充满了无尽复杂情绪的叹息。
他眼中光芒闪烁不定,有对那片短暂栖身之净土的无限向往与留恋,有对江行舟竟能创造出如此神迹的极度赞赏与一丝难以企及的感慨。
更有被画中至善至美意境深深触动后,对自身道途与为政理念的深刻反思与明悟。
「《桃花源记》!
避世而居,怡然自乐————」
他喃喃低语,声音不大,却因大殿的寂静而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此非消极遁世,实乃心灵对至善至美丶安宁和谐之境的永恒追寻与执着守望也。」
他抬起头,自光深邃,缓缓扫过画卷上安宁的田舍丶欢乐的民众丶繁盛的桃林,最终深深看向眼前这位丰神俊朗丶却已接连创造传世奇迹的年轻翰林。
「画境祥和,意蕴深远,已臻化境。」
「江翰林能于权势鼎盛丶名动天下丶正值春风得意之时,心中仍能葆有并描绘出此一片不容世俗玷污的纯净乐土,不忘文心之赤诚本源,不为外物浮名所役使动.————」
郑守常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锤定音般的郑重与力量,回荡在落针可闻的文华殿:「此画,此境,已绝非简单笔墨技法之展现。
乃是创作者心迹的真实流露,是其理想宏图与精神家园的具象勾勒!
画中世界,虽看似虚幻缥缈,然其深处蕴含的仁政之核心丶对民生安宁的终极祈愿,正是我等读书人丶为政者当终身孜孜以求丶奋力实践的至高境界!」
「老夫,」
大儒郑守常停顿了一下,整理衣冠,向着江行舟,更是向着御座上目光灼灼的女帝,以及满殿凝神倾听的同僚,肃然躬身,行了一个极为郑重的文士之礼:「对此画丶此文丶此举,甚为满意!心悦诚服!
此非独江翰林之荣光,实乃我大周文道复兴之兆,天下苍生之幸也!」
殿内众位大儒,百官们议论纷纷,热闹非凡。
女帝武明月端坐于龙椅之上,凤眸凝视着案几上那卷光华内蕴的《桃花源记》,心中的渴望几乎要满溢出来。
那不仅是一件威力无穷的文宝,更是一片可随身携带的修行净土,洞天福地。
一方能让她在繁杂国事中暂得安宁的理想之境。
然而,她昨日刚以「研习书法」为名,「借」走了那篇《兰亭集序》真迹。
哪里还好再开口,借「传天下」级别的至宝,她身为九五之尊,这脸面————实在是有些抹不开口「唉————」
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叹在她心底响起。
她目光微转,瞥向侍立一旁的御前女官南宫婉儿,眼神中传递着清晰无比的讯号:「婉儿,朕不便开口。
此事————要不,你来借?」
南宫婉儿接到女帝陛下这「殷切」的目光,心中顿时叫苦不迭,俏丽的脸上差点就要露出欲哭无泪的表情。
陛下,您这真是看得起微臣啊!
南宫婉儿在心中哀叹。
虽然她和江行舟「交情匪浅」。
那可是【文画双传天下】的旷世文宝!
她多大的颜面,开这个口去借」?
普天之下,能有资格丶有几分底气开这个口的,除了陛下一人,还有谁?
即便是那几位德高望重的大儒,周朴丶郑守常大人他们,面对这等已然通灵,【传天下】级别的文宝,也绝无可能提出「借走观摩」的请求。
于是,她只能微微垂下眼帘,避开女帝的目光,用微不可查的幅度轻轻摇了摇头,示意自己「臣妾做不到啊」。
女帝见状,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也知此事强求不得她只得再次将灼热的目光投回那卷《桃花源记》之上,心中盘算着,日后该如何,才能时常见到这副【文画双传天下】的绝世文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