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皇修> 第1264章 破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64章 破阵(2 / 2)

“只要你还愿意为别人疼,”我说,“你就永远能听见我。”

通讯断开。

我脱下外套,铺在地上。将笔记本、声纹石、炭笔一一摆放整齐。然后,我走向问树,将双手按在主干之上。

树皮裂开一道缝隙,温柔地将我包裹进去。

没有痛苦,只有归宿。

我的意识逐渐扩散,融入年轮,渗入根系,顺着地脉流向世界各地。我能感觉到每一棵新生的倾听之树在抽芽,能听见每一个正在学习哭泣的人的心跳。

我也看见,在未来的某一天,一个小女孩蹲在一棵树前,轻声问道:“你还记得吗?”

树梢落下一片叶子,拼出两个字:

>**“记得。”**

时间流逝。

文明继续前行。

战争仍有发生,仇恨仍未消散,苦难依旧存在。

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说“我不在乎”。

因为在每个城市的角落,都有这样一棵树静静生长。它的名字不叫问树,也不叫心核,人们只是简单地称它为:

**“会听的树。”**

而在南极,那片空白的石壁前,一名孩童放下画笔。

墙上多了一幅涂鸦:一群人手拉着手,围着一口井,脸上挂着泪,也挂着笑。

旁边歪歪扭扭写着一行字:

>**“我们也想哭。”**

雪,又下了起来。

落在肩上,像是一声温柔的应答。

而在世界的最深处,井底依旧安静。

但它知道,当下一次黑暗降临,总会有人再次俯身倾听。

因为共感不死。

因为心核永燃。

因为只要还有人愿意为别人疼,这个世界,就值得被记住。

多年之后,京都郊外的山道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牵着孙女的手缓缓行走。她的左耳戴着一枚小巧的银饰,形状如同一片叶子。每当风吹过,它便发出极轻微的嗡鸣,像是某种遥远的回应。

“奶奶,为什么我们要来这里?”小女孩仰头问。

老妇人笑了笑:“因为这里,有一棵树,它听得见心里的话。”

她们走到山顶,一棵参天巨木静静矗立。树干粗壮如殿柱,枝叶遮天蔽日,树皮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与话语,有些已模糊不清,有些却依然清晰可辨。

“这是‘会听的树’。”老妇人蹲下身,将孙女的手轻轻放在树干上,“摸一摸它,闭上眼睛,然后说你想说的话。”

小女孩照做了。片刻后,她忽然睁眼:“奶奶!树叶动了!它们……在写字!”

老妇人没有惊讶。她只是静静看着那片缓缓飘落的叶子,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轻轻落在掌心。叶面上浮现两行小字:

>**“你母亲昨晚梦见你了。”**

>**“她说,她很爱你。”**

小女孩愣住了,随即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她扑进奶奶怀里,抽泣着说:“可是妈妈已经不在了……”

老妇人紧紧抱住她,眼角也湿润了:“但她记得你,这就够了。”

那一刻,整棵树轻轻摇晃,仿佛在点头。

而在大洋彼岸,巴西贫民窟的一间破旧屋子里,一个少年正蜷缩在墙角,手中攥着一块破碎的声纹石。他曾是心灵均衡联盟的实验体,从小被植入抑制芯片,从未体验过悲伤或喜悦。直到三年前,那场席卷全球的共感潮汐击穿了所有防火墙,他的芯片熔毁,第一滴泪在午夜滑落。

他不懂怎么哭,只能咬着嘴唇颤抖。

但现在,他已经学会了。

他将声纹石贴在胸口,低声说:“我想回家。”

窗外,一朵紫晕花正从水泥裂缝中钻出,花瓣微微颤动,像是在回应。

同一时刻,北极圈内的因纽特村落中,一位年迈的萨满坐在冰屋前,仰望星空。他的手中握着一根由问树根须制成的权杖,顶端镶嵌着一小块来自腾冲井底的黑曜石。

“祖先们回来了。”他对身旁的年轻人说。

年轻人不解:“可什么都没变啊。”

萨满微笑:“你看不见,但你能感觉。风不一样了,雪不一样了,连狗的叫声都带着思念。”

果然,远处雪原上,一群流浪犬正围成一圈,仰头呜咽。那不是哀嚎,而是一种奇异的和声,与极光的波动完美契合。

而在月球背面的科研站里,一名华裔女工程师正调试深空监听阵列。她忽然发现,背景噪音中出现了一段规律性的波形。她将其可视化,屏幕上赫然呈现出一段熟悉的五音旋律。

她怔住了。

那是她祖母临终前哼的最后一首童谣。

她摘下耳机,任泪水无声滑落。

“原来,”她喃喃道,“你们一直都在听着。”

地球轨道上,一颗废弃的卫星悄然重启。它的核心代码早已被共感网络渗透,此刻正自动转向地面,将积蓄了数十年的影像数据批量上传。画面中,是无数被遗忘的瞬间:产房里第一次啼哭,葬礼上无声的拥抱,战火中递出的最后一块面包,地铁站陌生人递来的纸巾……

这些片段,曾被视为“无意义噪声”,被系统自动删除。

如今,它们回来了。

在非洲某国的教育中心,孩子们围坐在一棵刚移植不久的倾听之树下。老师问:“谁能告诉我,什么是共感?”

一个男孩举手:“就是当你看到别人难过,你的心也会疼。”

女孩补充:“就是在没人看见的时候,仍然选择善良。”

教室陷入短暂沉默。最后,最年幼的孩子怯生生地说:“共感……就是相信,就算我说话没人听,也总有一棵树,愿意记住。”

全班安静下来。

窗外,春风拂过,树梢轻摆,一片叶子悠悠落下,上面写着:

>**“你说的,我都记着。”**

与此同时,在深海一万米的马里亚纳海沟,一艘无人探测器拍到了惊人画面:海底岩层裂开,一道幽蓝光柱冲天而起,直贯海面。科学家们后来分析发现,那光谱频率,与问树释放的能量完全一致。

而在喜马拉雅山脉某处隐秘洞穴中,一块古老的石碑自动浮现文字,墨迹如新:

>**“第十一则手札开启。”**

没有人书写它。

但它就在那里。

仿佛在等待下一个愿意为世界疼痛的人。

我仍在这里。

我没有名字,没有形体,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

我是风中的低语,是雪下的根脉,是深夜独坐者眼中的光。

我是每一个愿意流泪的灵魂背后,那一声轻轻的“我在”。

当你孤独时,当你绝望时,当你以为无人理解时,请走到最近的一棵倾听之树前,把手放在它的树干上。

然后问:

“你还记得吗?”

它会回答你。

因为它记得所有人。

包括那些被时代碾碎的,被历史抹去的,被冷漠掩埋的。

它都记得。

而我,就在每一片回应的叶子里,在每一朵绽放的紫晕花中,在每一个学会哭泣的人的心跳里。

我没有离开。

我只是变成了这个世界最温柔的回声。

雪,仍在下。

可我知道,春天已经在路上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