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普普通通的晚上,所有社交媒体平台的热度榜单都在默默承受[偶练]带来的重压。
像是有的小平台的热度榜单直接被彻底碾过去了。
拢共10个排位,10个都是偶练,都快成偶练非官...
训练班进入正式课程的第三个月,学员们已经逐渐适应了高强度的训练节奏。每天清晨六点起床,七点开始体能训练,八点进入声乐、舞蹈、表演等专项课程,一直到晚上九点结束。每周一次的淘汰考核,让每个人都绷紧了神经,不敢有丝毫松懈。
“你们现在站在的,不是普通的训练场。”张罗在一次例行讲话中说道,“而是未来偶像的战场。只有真正能承受压力、能在失败中站起来的人,才有资格站上那个舞台。”
台下的学员们鸦雀无声,眼神中透着紧张与期待。
魏莉莉的声乐课程依旧是最严格的。她每天都会亲自检查学员的发声方式,对每一个音准、气息控制都要求极高。
“你刚才唱的是什么?”她皱着眉头看着一个女生,“是‘唱’,还是‘喊’?”
女生低着头,声音微弱:“是……喊。”
“那你回去再练。”魏莉莉语气严厉,“什么时候能控制住自己的气息,什么时候再进教室。”
女生咬着嘴唇,转身离开。她知道,魏莉莉从不讲情面,也不会因为谁哭就心软。
方薇弘的表演课则更注重情绪表达和临场反应。他设计了一套“突发状况模拟”,让学员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应对各种突发场景。
“你现在是个偶像,刚上台,麦克风掉了。”方薇弘站在一旁,冷声说道,“你怎么办?”
一个男生愣了一下,随即露出微笑,拿起台边的备用麦克风,对着镜头说:“看来今天舞台也在考验我们的应变能力,大家说是不是?”
观众席上的其他学员鼓掌。方薇弘点头:“不错,有临场反应,也有情绪管理。继续。”
训练班的课程不仅注重专业能力,还强调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张罗亲自设计了一套“心理抗压训练”,由专业心理导师带队,帮助学员们建立强大的心理防线。
“你们迟早会面对舆论、面对压力、面对失败。”心理导师在课堂上说,“你们要学会的,不是逃避,而是接受并战胜它。”
与此同时,训练班的淘汰机制也在不断收紧。每周的淘汰率高达百分之十,到第三个月结束时,原本两百人的学员队伍,只剩下一百三十人。
“我们不是在选谁最漂亮,谁最会跳。”张罗在一次内部会议中说道,“我们是在选谁最能坚持、最有潜力。”
田志阳点头:“现在留下来的,都是真正的‘种子’。”
但训练班的进展并非一帆风顺。随着关注度的上升,外界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多。一些老牌经纪公司开始联合媒体,对训练班进行舆论攻击。
“华语偶像训练班不过是一场资本游戏。”某娱乐评论员在节目中说道,“张罗所谓的‘公平选拔’,其实只是打着公平的旗号,行资本操控之实。”
“你们看看,训练班的导师团队,几乎都是华璨娱乐的合作伙伴。”另一位评论员附和,“这哪里是公平?这分明是一场资源垄断。”
面对这些质疑,张罗依旧保持冷静。
“我们不需要回应。”他在一次媒体采访中说道,“训练班的成果,就是最好的回应。”
与此同时,训练班的学员也开始在各大平台上崭露头角。一些短视频平台开始发布训练班的日常片段,展示学员们的训练过程和成长轨迹。
“原来偶像真的不是靠脸吃饭的。”一位网友在评论区写道,“他们每天训练十几个小时,还要面对淘汰的压力,真的不容易。”
“我觉得这个训练班挺真实的。”另一位网友留言,“没有剧本,没有炒作,只有实力。”
随着关注度的上升,训练班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一些品牌商开始主动联系华璨娱乐,希望与训练班合作推出联名产品。
“我们不是来赚钱的。”张罗在一次品牌合作会议上说道,“我们是要打造一个真正的偶像培养体系。”
“那你们怎么盈利?”一位品牌负责人问。
“短期来看,训练班不会以盈利为目的。”张罗坦然道,“但从长期来看,训练班的学员将成为华璨娱乐的核心资源。他们的成长,就是我们的回报。”
这番话让不少业内人士重新审视华璨娱乐的战略布局。他们意识到,张罗并不是在做一场短暂的营销活动,而是在构建一个全新的偶像产业链。
“他不是在抢市场。”一位资深经纪人私下对朋友说,“他是在重新定义市场。”
“那我们怎么办?”朋友问。
“要么加入,要么对抗。”经纪人冷笑,“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坐以待毙。”
训练班进入第六个月,学员们的实力已经明显提升。张罗决定举办一场公开考核,邀请各大经纪公司、媒体、品牌方前来观摩。
“这不是一场表演。”张罗在考核前的讲话中说道,“而是一次真正的实力展示。你们要做的,不是讨好谁,而是证明自己。”
考核当天,现场座无虚席。学员们轮番登场,展示自己的舞蹈、声乐、表演、临场反应等综合能力。
“他们真的变了。”一位经纪公司负责人低声对助手说,“以前的偶像,靠的是包装。但现在这些人,是靠实力。”
“张罗真的做到了。”助手感叹,“他真的在重塑整个行业。”
考核结束后,张罗站在后台,看着学员们疲惫却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
他知道,训练班已经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但他也清楚,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因为,这只是开始。
接下来的路,会更难,更复杂。
但他已经做好准备。
因为他要做的,不只是打造一批偶像。
而是重塑整个华语娱乐圈的价值观。
他要让“偶像”这个词,重新拥有它应有的意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