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人在秦时,趋吉避凶> 第124章 ,蜜罐子的味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4章 ,蜜罐子的味道(1 / 2)

焰灵姬露出一抹风情万种的笑容,抓住了田蜜的小手,轻轻的帮对方揉按着,冰蓝色的眸子中闪烁着微光,一道小小的火苗燃烧了起来。

火魅术可不止对男人有用,对女人同样是有用的。

田蜜看着柔情似水的焰...

子时刚过,宫城内外万籁俱寂,唯有风穿廊柱,发出低沉呜咽。韩非立于殿前石阶之上,衣袍被夜风吹得猎猎作响。他仰头望天,北斗第七星忽明忽暗,荧惑如血,悬于紫微之侧。东君缓步走来,手中太极玉符泛起淡淡青光。

“星象已变。”东君低声道,“荧惑入太微,主刑狱动荡,权臣伏诛之兆。姬无夜若不死,韩国难安。”

韩非轻笑:“我早知他不会束手就擒。昨夜血影来袭,不过是试探。真正杀招,必在今日朝会之后。”

话音未落,墨鸦自檐角跃下,单膝跪地:“大人,宫门九处皆有黑衣人潜伏,形迹似夜幕死士。另有三骑快马出城,方向西北??是往秦国边境去了。”

“通风报信?”韩非冷笑,“让他去。我要嬴政也看看,韩国不是任人摆布的棋子。”

东君凝视玉符中流转的阴阳鱼纹,忽然眉头一皱:“不对……气运有异动,来自东南方。”

“惠民仓?”月神不知何时现身,纱veil飘动,眸光冷冽如霜。

“正是。”东君沉声,“那里的‘凝心阵’正在被人干扰,有人以邪术反向牵引百姓愿力,欲借民心怨气化为煞气,引爆仓基地脉!一旦成功,整座新郑将陷入地裂火涌,死伤无数,而你推行的改革也将彻底沦为笑柄。”

韩非瞳孔骤缩:“谁敢如此狠毒?”

“南阳。”月神声音微颤,却无比坚定,“她精通阴阳五行逆阵之法,唯有她能在不破阵的前提下悄然篡改阵眼。她……是在逼我出手。”

红莲公主从殿内奔出,脸色惨白:“不好了!南郊传来消息,工地突然塌陷,数十人被埋!百姓已经开始骚乱,有人说这是朝廷骗他们来送死!”

“好一招釜底抽薪。”韩非咬牙,“一面在朝堂上逼我就范,一面毁我根基,还要嫁祸于我。姬无夜与南阳,果然联手了。”

“现在分两路。”东君果断道,“韩非留在此处主持大局,应对秦使施压;我去惠民仓稳住阵脚,阻止地脉暴动。月神,你必须随我同行??只有你的星辰之力能压制南阳留下的咒印。”

月神点头,指尖抚过蓝宝石,轻声道:“师姐……若你执意背离天道,这一次,我也不能再护着你了。”

二人腾身而起,踏瓦飞檐,疾驰而去。夜色如墨,风卷残云,远处南郊火光冲天,哭喊声隐隐传来。

当他们抵达工地时,只见原本平整的土地已裂开数道深壑,尘土飞扬,木架倾塌,数百民夫惊恐逃窜。一名老妇抱着孩童尸体跪地痛哭,口中嘶喊:“官府害人!说好给米粮,如今却要我们命!”人群情绪濒临失控,有人拾起石块砸向监工棚屋。

东君跃上高台,太极玉符高举,喝道:“天地有正气,人心不可欺!此地乃惠民之所,岂容邪祟作乱!”

玉符光芒大盛,一道清气自天而降,笼罩全场。躁动的人群顿觉心头一静,怒火稍敛。

月神则闭目感应,旋即身形一闪,掠至工地中央阵眼所在。她蹲下身,拂开泥土,赫然发现一块刻满逆符的黑石正嵌入阵图核心,其上缠绕着一缕淡紫色发丝??正是南阳独有的魂引之术。

“她在用自己的精血祭阵。”月神喃喃,“以姐妹之情为饵,诱我现身……好狠的心机。”

东君沉声道:“她知道你重情,故以此逼你抉择:要么救百姓,破阵失力;要么强行镇压,伤及无辜。无论哪条路,都会让你道心受损。”

月神缓缓站起,眼中水蓝色光芒流转,竟有星辰倒映其中。她解下银铃,轻轻一摇,声音清越如泉,穿透夜空。

“师姐,你还记得师父临终所说吗?‘阴阳之道,不在控御万物,而在调和生死’。你今日所为,已堕入偏执之境。”

她双手结印,蓝宝石爆发出璀璨光辉,与北斗遥相呼应。星光汇聚成河,缓缓注入阵眼。那黑石剧烈震颤,裂缝蔓延,最终“砰”然炸裂!

地面停止震动,裂口开始缓慢合拢,仿佛大地在自我修复。百姓们怔怔望着天空,只见一道银辉洒落,宛如仙露降临。许多人扑通跪下,泪流满面。

“是仙人显灵了!”

“公子韩非没骗我们,这是善举,上天都在护佑!”

东君长舒一口气:“阵稳了。但南阳不会善罢甘休,她必定还有后手。”

与此同时,王宫大殿。

秦使仍傲然立于殿中,手中诏书未收。“三日之内,若不恢复质子制度,秦军十万即刻渡河!”他冷声道,“韩国弹丸之地,也敢挑衅天威?”

韩王颤抖不已,目光在韩非与群臣之间游移。张良上前一步:“大王,此时退让,等于自毁长城。秦之所以恫吓,正是因我废除质子令触及其霸权威严。若屈服,今后再无话语权;若坚持,则列国将视韩为抗秦先锋,或可促成合纵之势!”

“合纵?”姬无夜虽被拘押,仍被押上殿听审,此刻讥笑道,“六国早已各自为政,赵国内乱未平,魏国俯首称臣,楚国偏安江南,谁会为你韩国拼命?”

“未必无人愿战。”一道清冷女声响起。

众人回头,只见红莲公主换了一身素白衣裙,手持玉箫缓步走入。她走到殿心,跪拜于地:“父王,儿臣有一策,或可化解此局。”

“你说。”韩王虚弱道。

“请允许我代表韩国,亲赴咸阳,面见嬴政。”红莲抬头,目光坚毅,“我不为做质子,而是以‘特使’身份,携国书前往,表明我国废除质子令,并非背盟,而是倡导诸侯平等外交。同时,我愿献上三城岁贡之外的丝绸、矿产,换取三年和平。”

群臣哗然。

韩非皱眉:“此举看似妥协,实则高明。既不失尊严,又暂避锋芒,还能探清秦国虚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