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大明第一国舅> 第548章 水师,得发展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8章 水师,得发展啊!(1 / 2)

马寻好像知道朱元璋和常遇春成为亲家的原因了,单纯就是因为骨子里的志趣相投啊。

我马家最多杀人跑路,自家老姐变成现在这样,肯定也是受了朱家的影响。

明面上的黄金五千两,按照现在的规矩,那就是...

朱标笑了笑,随即说道:“真人,你且去安排吧。若是他真愿还俗,朝廷自当有安排。”

柯芳启应了一声,却还是忍不住皱眉,“太子殿下,此事还需谨慎。毕竟他如今还是出家人,若贸然让他还俗,恐怕惹人非议。”

朱标摆了摆手,道:“无妨。他若真能为朝廷所用,些许非议算得什么?再者,我朝开国之初,不拘一格用人才。你去安排便是。”

柯芳启只得应下,转身离去。

朱标望着柯芳启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深意。他转头看向马寻,道:“国舅,你可曾见过那道济?”

马寻摇头,“未曾谋面。只是听闻他行事古怪,不拘一格,颇有几分济世之心。”

朱标点头,“正是如此。此人虽为僧人,却行事洒脱,心怀苍生。若能为我所用,倒是大有可为。”

马寻心中一动,试探着问道:“殿下可有安排?”

朱标微微一笑,“自然是有的。你且去安排他入宫,先让他见见我父皇,再谈其他。”

马寻拱手应命,转身便要离去。

“等等。”朱标忽然叫住他,“此事不可张扬,你亲自去办,切莫走漏风声。”

马寻点头,“明白。”

他转身离开文华殿,心中却已开始盘算起来。道济此人,若真如传闻所说,那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问题是,此人性格古怪,未必愿意入仕。更何况,他如今还是出家人,贸然让他还俗,恐怕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不过,既然太子已经开口,他便只能照办。

马寻出了宫,直奔天台山而去。

一路上,他思索着如何与道济交涉。此人若真如传闻所说,那定然是个极难对付的角色。但他也明白,若能将此人拉入太子阵营,对于太子来说,无疑是一大助力。

天台山位于浙江境内,山势险峻,云雾缭绕。马寻一路风尘仆仆,终于在第三日清晨抵达天台山脚下。

他并未惊动地方官员,而是独自一人上山,直奔天台寺。

天台寺虽不如少林、灵隐那般闻名,但在江南一带却颇有名气。寺中僧人不多,但个个修行精进,道济便是其中最特别的一位。

马寻在寺中住下,等待道济的接见。

整整三日,道济未曾露面。

直到第四日清晨,马寻才终于在寺中偏殿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僧人。

道济看起来年纪不大,三十出头的模样,一身粗布僧衣,脸上带着几分懒散笑意。他坐在蒲团上,手中拿着一只破扇子,轻轻摇晃。

“施主远道而来,不知所为何事?”道济开口,声音清朗。

马寻拱手行礼,“在下马寻,奉太子殿下之命,特来邀请大师入京。”

道济微微一笑,“太子殿下?可是那位未来的皇帝?”

马寻点头,“正是。”

道济轻笑一声,“太子殿下要我做什么?”

马寻道:“太子殿下听闻大师心怀天下,愿为民请命,特请大师入京,共商国是。”

道济摇头,“我不过一介僧人,岂敢妄议国事?”

马寻正色道:“大师此言差矣。大师虽为僧人,却心怀苍生,行事不拘一格,正是太子殿下所欣赏之人。太子殿下愿以礼相待,望大师能为天下百姓出一份力。”

道济沉吟片刻,忽然笑道:“太子殿下倒是有趣。他可知道,我是个不守规矩的人?”

马寻道:“太子殿下正是欣赏大师的不拘一格,才特命在下前来相请。”

道济看着马寻,眼神中多了一分认真,“马国舅,你可知道,若我答应入京,便意味着我必须放弃出家人的身份?”

马寻点头,“太子殿下已有安排,若大师愿意入仕,朝廷自当为其安排官职。”

道济轻叹一声,“我本无意功名,只愿行善积德。但若太子殿下真有心为民,那我倒是可以一试。”

马寻大喜,“大师愿意入京?”

道济点头,“我愿意一试。”

马寻拱手深深一礼,“多谢大师。”

道济笑道:“不过,我有个条件。”

马寻一怔,“请讲。”

道济道:“我要见一个人。”

“谁?”

“张三丰。”

马寻脸色微变,“大师要见张真人?”

道济点头,“张三丰乃当世高人,我久闻其名,一直未能得见。若要入京,我必须见他一面。”

马寻沉吟片刻,最终点头,“好,我替大师安排。”

道济满意地笑了,“那就一言为定。”

马寻回到京城后,立刻将此事禀报朱标。

朱标听后,沉思片刻,道:“张三丰近日正在京城,我可安排他们见面。”

马寻点头,“多谢太子殿下。”

朱标看向马寻,意味深长地说道:“国舅,你可知道,我为何要请道济入京?”

马寻摇头,“请殿下明示。”

朱标缓缓道:“我父皇虽信佛,却更重儒。江南士绅多为儒门子弟,若我能在太子府中安排一位僧人,既能安抚江南士绅,又能借其之名,宣扬太子仁德。道济此人,行事不拘一格,正好可用。”

马寻心中一震,终于明白朱标的用意。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招揽,而是一场政治布局。

朱标继续道:“你去安排,让道济与张三丰见面。我要让天下人知道,太子府中,既有儒门之士,也有佛门高僧,更有道门真人。我要让天下人相信,我才是最合适的继承人。”

马寻拱手应命,“属下明白。”

朱标满意地点头,“去吧。”

马寻离开文华殿,心中却已明白,这场棋局,才刚刚开始。

朱标安排妥当之后,便召见了道济。此时道济已随马寻入京,虽身着僧衣,却未显拘束,反倒一副闲散模样,似是来游历一般。

朱标见其步入殿中,目光如炬,细细打量。道济虽不拘礼法,却也不失礼数,向太子微微合十,道:“贫僧道济,拜见太子殿下。”

朱标微微一笑,道:“大师不必多礼,本宫久闻大师之名,今日得见,实为幸事。”

道济淡淡一笑,“殿下抬爱,贫僧不过一介山野僧人,岂敢称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