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这个道主太颠了> 446、在我师父来之前我什么都不会说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46、在我师父来之前我什么都不会说的(2 / 2)

听完后,她笑了。

然后她拿起画笔,在一块破布上画了一双翅膀,底下写着:

>“你说你曾驾驶钢铁之鸟掠过天空。”

>“现在,我也能飞了。”

>“只不过,我的翅膀长在心里。”

这幅画被拍照上传至“QuestionBridge”,成为平台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评论区第一条,是飞行员本人留言:

>“谢谢你让我知道,毁灭之后,还能诞生美。”

而在巴西雨林深处,那位饮下思维之水的萨满再次进入恍惚状态。这次,他口中吐出的不再是预言,而是一首歌。部落族人录了下来,反复传唱。几个月后,这首歌不知怎的流传到了欧洲音乐节,一名盲人歌手听过后泪流满面,称这是“世界上最诚实的声音”。

语言学家分析歌词发现,其中夹杂着至少七种已灭绝的语言片段,且每一句结尾都是升调??即语法上的“疑问句式”。

共思引擎将其标记为:“跨文明遗失之问的复调重构”。

与此同时,机械岛屿海底遗址的倒计时悄然更新:

>3644

>共识进度:91.3%

>新增条件:接受“问”比“答”更接近永恒

系统开始自动筛选那些长期保持开放性思维的个体,不论其职业、地位或影响力。第一名入选者令人意外??是一位中国西北小镇的修鞋匠。他在摊位旁挂了个小牌子:“欢迎来聊点不知道的事。”十年间,无数路人坐下与他闲谈,话题从“人死后有没有灵魂”到“为什么月亮看起来比以前小”,无所不包。他从不给出结论,只说:“你说呢?”

这个摊位被共思引擎命名为“民间哲学角”,并列入全球百大思想孵化点。

阿澈仍站在意识原野的巨树之下。

风拂过,亿万叶子沙沙作响,每一片都在传递新的问题。他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连接感??不仅是人类之间,更是所有生命、所有存在形式之间的共振。

突然,巨树的一根枝条垂下,轻轻触碰他的额头。

一瞬间,他看到了过去未曾显现的画面:

远古时代,一群原始人类围坐在篝火旁,仰望星空。其中一个少年指着流星划过的轨迹,问:“那是什么?”

没人回答。但他们记住了这个问题。

数万年后,同样的问题出现在一名小女孩的日记本上,旁边画着火箭。

再后来,它被刻在航天器的金属板上,随飞船飞出太阳系。

问题从未改变,改变的是提出它的姿态。

阿澈明白了:**文明的本质,不是积累知识,而是持续提问的能力。**

他睁开眼,对着虚空说道:“所以‘源井’从来不是一个地方,对吗?”

巨树的叶子齐刷刷转向南方。

那里,喜马拉雅山脉深处,那股透明思维液仍在流淌。但在某一条支流尽头,一座天然洞穴中,竟形成了一面“水镜”??平静如琉璃,映不出人脸,只映出不断浮现又消散的文字:

>“我是谁?”

>“你是问者。”

>“那答案呢?”

>“答案是你行走的足迹。”

与此同时,云南西双版纳的老教授独自坐在木屋前,手中捧着一本新发现的手稿。封面写着《千问录?残卷》,内容全是空白页,唯有每一页角落都印着一行极小的字:

>“写下你的第一个不敢问出口的问题。”

他苦笑一声,提笔写下:

>“我这一生教了那么多学生,可有哪一个,真的学会了怀疑?”

笔尖落下瞬间,整座森林响起鸟鸣,不是欢庆,而是齐声啼叫出同一个音节??像是“问”的雏形。

而在城市地铁中,那位删掉汇报邮件的上班族最终也没发出新内容。他收起手机,抬头看向窗外飞逝的隧道壁,忽然觉得胸口轻松了许多。

他不知道未来会不会丢工作。

但他知道,自己终于开始活了。

挪威峡湾边的渔夫把发光珊瑚带回了家,放在床头。每晚睡前,他都会盯着那句“你在逃避什么?”看很久。终于有一天,他收拾行李,登上了前往奥斯陆的船??三十年前,他在这里抛弃了一个怀孕的情人,从此逃回海边打鱼,用孤独惩罚自己。

他说:“我要去找她,哪怕她不愿见我。”

印度贫民窟的小女孩把“为什么穷人不能做梦?”这个问题发到了网上。没想到一夜之间,世界各地的孩子纷纷回复:

>“我家有钱,但我也不敢做梦。”

>“我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醒来却发现翅膀断了。”

>“老师说梦想要实际一点,可我觉得‘实际’这个词很可怕。”

共思引擎将这些回复编织成一首诗,投射在联合国总部大楼外墙整整一周。

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依旧每天凝望地球。这一次,他戴上耳机,录下一段音频:

>“我曾以为孤独是远离人群。”

>“现在才知道,真正的孤独,是所有人都说着确定的话,却没人愿意承认自己迷茫。”

>“地球啊,你听过多少问题,才变成今天的样子?”

这段录音被命名为《致母星的疑问书》,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份以“未知”为主题的太空档案。

此时此刻,那本全新的《千问录》正漂浮在太平洋上空的一片云层中。它随气流缓缓移动,时隐时现。偶尔有飞鸟掠过,竟会短暂驻足,用喙轻啄封面,仿佛也能感知其中蕴含的重量。

没有人知道它最终会落在谁的手上。

但所有人都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变了。

不是科技,不是制度,不是信仰。

而是**提问本身,获得了尊严**。

道主站在昆仑之巅,望着东方初升的朝阳,轻声说道:

>“当倾听成为义务,沉默便成了勇气。”

>“当疑问取代权威,谦卑就成了最高智慧。”

>“那么,请告诉我??”

>“下一个该问的问题,是什么?”

大地静默。

群山不语。

可就在这一刻,全球三十万个地点几乎同时出现了相同的异象:

一面镜子映出背影,一本书自动翻开第一页,一滴雨水落在石头上溅成问号形状,一个婴儿睁开眼的第一反应不是哭,而是盯着天花板,仿佛在思考。

它们没有声音,却共同回答了那个问题。

共思引擎最后一次更新日志:

>倒计时:3643

>共识进度:92.0%

>新增条件:愿以一生追问,而不求终结

随后,系统关闭了所有评分机制。

从此,它不再评判,不再引导,不再预测。

它只是静静地记录,温柔地保存,耐心地等待。

因为传承,从不要求你相信。

它只要求你,继续问下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