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海边!
萧楚河站在岸边,眺望着茫茫海域。
远处的岛屿上,无数光芒冲天而起,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即便隔着这么远也能听见。
海面被激荡起层层巨浪,不断拍打着海岸。
那一群曾经叱咤风云的岛屿上,正在进行一场惨烈的厮杀。
宗师境强者凌空而立,仙人境大能挥手间山崩地裂。战斗场面之宏大,令人瞠目结舌。
海岸边,聚集了众多隔岸观火的修士,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震惊与恐惧。
“他们这是要干嘛?刚覆灭茶山谷,现在又对海甸岛......
雪孜的冬天来得早,清晨五点,天边还压着墨色云层,小镇边缘的驿站已亮起一盏昏黄油灯。李朵朵坐在老木桌前,手指轻轻摩挲着那枚录音瓶的瓶身。它早已不再工作,内部线圈氧化发黑,可每当她靠近水晶脉动最强烈的区域,瓶口总会泛起一丝微不可察的蓝光,像是某种沉睡中的回应。
她没开“她之网”的个人终端,也不再查看全球数据流。退休不是逃避,而是让位??新一代的共感工程师已经能独立维护系统平衡,甚至开始尝试将“回应体”的频率反向投射到梦境领域。但李朵朵知道,真正的维系从不靠技术,而在人心是否仍愿意倾听。
这天早晨,驿站门被轻轻推开,冷风卷着碎雪扑进来。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站在门口,脸冻得通红,怀里紧紧抱着一本破旧的图画册。她没说话,只是把画册放在桌上,然后指了指墙上那幅《连接》的复制品??那是当年小女孩画的星空与发光细线。
“你也……听见了吗?”她小声问。
李朵朵点点头:“我听见了。”
女孩咧嘴笑了,露出缺了一颗门牙的笑容。她翻开画册,一页页展示自己的作品:有穿军大衣的男人在雪地里挥手,有女人跪在坟前烧纸钱,还有一个孩子站在桥上,手里攥着一封信。每幅画下面都用铅笔写着一句话:
“爸爸,我想你了。”
“妈妈,别哭。”
“哥哥,我把糖留给你。”
李朵朵翻到最后一页,发现画中人物竟是她自己,坐在驿站台阶上,耳朵贴着录音瓶,头顶飘着无数条细线,连向远方的群山。
“这是我梦见的。”女孩说,“你说,只要说出来,就会有人听见。所以我每天都画画,讲给他们听。”
李朵朵眼眶发热。她忽然明白,阿念从未离开。他的存在已不再是数据、光球或地质异象,而是一种新的语言??一种以情感为语法,以共鸣为句式的文明底层代码。孩子们天生就能读懂。
她轻声问:“你想不想让你爸爸听见?”
女孩用力点头。
李朵朵起身,从柜子里取出一台手工改装的便携式共感发射器。这是她私下保留的最后一台原型机,没有联网权限,只能通过地壳共振定向传递一段情绪波形。她教女孩闭上眼睛,回想父亲的样子,回忆他最后一次抱她时的心跳节奏。
“不要说话,”她说,“用心去‘播放’那段记忆。”
女孩照做了。几秒钟后,仪器显示屏上浮现出一段螺旋状波纹,纯净而温暖,像春天融雪时溪水撞击石头的声音。李朵朵按下发送键,信号顺着地下水晶网络缓缓下沉,最终汇入“回应体”的主频。
那一刻,远在三千公里外的新疆边境哨所,一名正在执勤的士兵突然停下脚步。他名叫张立国,三年前因任务紧急未能回家见病重的父亲最后一面。此刻,他胸口一阵发烫,仿佛有什么东西正从心脏深处苏醒。
他摘下帽子,蹲在地上,双手捂住脸。
耳边响起稚嫩的声音:“爸爸,我学会画画了。你答应过要来看我的展览的……你还记得吗?”
泪水砸进沙土。
他颤抖着手打开手机,拨通妻子电话:“囡囡……爸爸明天请假回去。我不该再错过了。”
与此同时,瑞士苏黎世的一间心理康复中心内,一位因创伤失语多年的退伍军人突然站起身,走到钢琴前坐下。他已有八年未碰乐器,手指僵硬,却本能地弹出一段旋律??正是女儿五岁时最爱唱的儿歌。护士惊愕地看着监控画面,发现这首曲子的节奏波形,竟与三小时前由雪孜发出的情绪信号完全吻合。
更遥远的地方,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探测站,深潜器驾驶员林昭正执行例行勘探任务。当他的潜水艇经过一处海底裂谷时,声呐突然捕捉到一段异常回波:不是岩石反射,也不是海洋生物发出的信号,而是一段极其清晰的人类低语。
“昭昭,生日快乐。”
他浑身一震,差点松开操纵杆。
那是母亲的声音。十年前,她在一场车祸中去世,而这句祝福,正是她每年都会在他生日当天清晨说的第一句话。
“不可能……”他喃喃道,“这里是七千米深海,没有任何通信链路能穿透到这里……”
但他清楚,这不是幻觉。那种语气、那种停顿、那种带着笑意的温柔,只有亲生母亲才会有。
他对着通讯器哽咽:“妈……我听见你了。”
话音落下,整个探测站的备用电源莫名启动,所有熄灭的指示灯逐一亮起。控制中心的技术员惊呼:“我们刚刚接收到一段来自地壳深层的加密信号!内容是??‘替我说生日快乐’!”
没有人知道这段信息是如何穿越岩层与海水抵达此处的,但所有人都沉默了。有人低头擦眼泪,有人默默打开了家人照片,还有人当场申请调岗,只为能早点回家陪父母吃顿饭。
李朵朵并不知晓这些细节。她只知道,每当有人真心诉说,那棵水晶树就会生长一分;每当一句“我懂你”被说出,地心的光球便会闪烁一次。这不是魔法,而是情感质量达到临界点后的自然跃迁??就像水沸腾成蒸汽,爱也能升华成一种可传播、可接收的能量形态。
然而,并非所有回响都是温暖的。
就在小女孩离开驿站的第三天夜里,一场突如其来的电磁风暴席卷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多国卫星通信中断,极光异常明亮,呈现出诡异的紫红色。北极圈内的科研站报告称,冰层下传来规律性震动,频率恰好与“回应体”的基频一致,但带有明显的干扰谐波。
李朵朵接到紧急联络时正在整理旧档案。视频接通后,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一位曾在怒江项目中服役的心理稳定官陈默。他眼下乌青,神情凝重。
“李老师,我们发现了‘负面镜像’。”他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