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第14章 七组都在范围内!?怎么可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章 七组都在范围内!?怎么可能!(1 / 2)

第14章七组都在范围内!?怎么可能!(第1/2页)

物理学进行数学建模的目的是对问题进行描述,从而以数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数学模型建立的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是验证。

模型验证是准确的,东拼西凑的数字、字符放在一起也没问题;数据验证不通过,即便推导过程再完善也没意义。

所以类似的研究,非顶尖学者很难去投稿发表,也根本无法进行审稿。

薛坤说找专门的机构帮忙验证,就是找了一条走的通的路,也是利用自己的人脉来帮忙做事了。

张明浩顿时满心感激。

在说完了验证数学模型后,薛坤又交代起其他事情,“正式开学了,学习上也要上心,该上的课还是要上。”

“专业课就不说了,必修课、基础课都还是要过的,否则会影响毕业。”

“周五下午再来一下。”

“有个一起入学,叫马岩,你们以后是同学,也认识一下。”

“行。”

张明浩点头记下了。

薛坤手下没有博士生,申请招生的时候,拿出了两个名额。

其中一个是张明浩。

另一个是面试进来的,也是本校物理系毕业的硕士生马岩,只是开学到现在,还没有机会见到。

薛坤一句‘正式开学’也点醒了张明浩,他忽然意识到自己是一名博士生。

博士生也是学生,而不是前世的牛马,没有人牵着走必须工作。

最重要的是,身体非常重要。

当天晚上就决定要早睡,九点钟就躺在了床上,就发现怎么也睡不着,一直熬到11点才迷迷糊糊的睡过去了。

第二天也醒的早,六点半,出门去了临近的大操场。

跑圈!

早上到操场的人很多,有遛弯的大爷大妈,也有不少学生,都是围着跑道不断转圈。

张明浩也加入其中,走走、跑跑围着操场转了几个大圈,估计着有个三千米,小腿也累的有点发颤。

到食堂吃了早餐,看看时间就去上课了。

博一的课程也不少,主要包括公共课和专业课。

公共课有好几门都是必修,包括政治、现代科学与工程、近代数学等。

江州大学还规定博士生必须要修一门体育课。

上半学期专业课相对较少,但也都是核心课程。

比如,理论力学、数理方法。

其中绝大部分课程,张明浩都学过一遍,记忆里都是有的,但像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学过一遍也要重新学起。

上午就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政治课都是公共大课,好几个学院的博士生一起上。

他去听了两个小时,感觉似乎是学到了东西,又感觉什么也没学到。

课后,就去了实验室。

陈兰君长期坐镇博士生工作间,似乎每次过来都能见到她。

许超、廖书言都不在。

张明浩进门问了句,“就你自己?他们人?感觉好像总不在。”

“你来的更少。”陈兰君抬起头回了句。

“我刚博一,要上课啊!”张明浩立刻找到了借口。

陈兰君翻了个白眼,吐槽了句,“我们都是博二才过来的。你刚博一,甚至刚开学,跟个好导师真的很重要!”

她叹了口气,说了句,“许超他们都去后面了,做实验、白天黑夜的做实验。”

“前置实验告吹、研究泡汤,重新找方向就要多做实验,否则怎么写论文。”

这倒是真的。

物理系博士生必须多做实验,实验做多了才能够发现、研究才能有进展。

“你不去吗?”

张明浩好奇的问道。

陈兰君笑道,“我跟着陈老师研究计算物理。”

计算物理,是物理学中的新兴学科,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而出现的。

计算物理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计算方法和计算软件为手段,以研究和发现物质结构及其运动规律为目的。

国际物理界普遍认为,计算物理已经和理论物理、实验物理并列,成为了物理学发展的第三支柱。

严格来说,构建半导体衬底属性和器件特性关联的数学模型,就属于计算物理范畴。

张明浩感兴趣的问道,“你的毕业论文有方向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4章七组都在范围内!?怎么可能!(第2/2页)

“陈老师说了个方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