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她不断地努力证明她不比苏晚差,证明顾砚之当初的选择是错的。
而现在,她成功了,她成功让苏晚与顾砚之离婚,成功让顾砚之成为苏晚最恨的人,即便她自己也未如愿坐上顾太太的位置,但看到苏晚痛苦,顾砚之失去家庭,她的心中就涌上一股快意。
她利用所能利用的一切,让顾砚之亲手摧毁了苏晚对他的信任和爱意。
“苏晚,你尝到痛苦的滋味了吗?”沈婉烟冷笑自语,“当初你横刀夺爱的时候,我就发誓会让你们有这一天的......
夜色再度降临“星启园”,三年的平静并未冲淡记忆的重量,反而让那些曾被泪水浸透的瞬间愈发清晰。第3001号小屋的灯光依旧准时亮起,像一颗不肯坠落的星辰,固执地悬挂在人间与虚无的交界处。念星已经十岁了,但她仍坚持每晚睡前打开那台老式录音机,播放母亲留下的最后一段语音??不是遗言,而是一首她亲手谱写的摇篮曲,旋律简单却带着某种超越时间的温柔。
顾砚之站在门外,听着屋内传来的轻柔哼唱,手指无意识抚过门框上一道浅浅的刻痕。那是星眠生前最后一次抱起念星时,孩子调皮地用铅笔画下的身高标记。如今那道线早已被岁月覆盖,可他每次经过,总觉得自己能看见她模糊的影子,裙角拂过木地板,发丝在灯下泛着微光。
他没有进去打扰。他知道,有些对话不属于现实。
手机震动,是苏晚发来的加密消息:**“聆心”原型机第三次压力测试完成,情感同步率突破92.6%,但核心模块出现异常共振,疑似受到外部信号干扰。建议暂停公众试用计划。**
顾砚之眉心微蹙。自从“真声行动”之后,“星启园”的技术体系便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稳定期,所有设备都像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温柔校准过。可最近两周,系统频繁捕捉到一段无法溯源的低频脉冲,频率恰好与“星茧水晶”碎裂时释放的能量波一致。
他转身走向主控室,脚步沉稳,心中却已掀起惊涛。
苏晚正盯着全息投影屏,眉头紧锁。屏幕上,数百条情感数据流如银河般缓缓旋转,其中一条金色主线格外耀眼??那是念星的情感印记,纯净得近乎透明。而在远处边缘,一串暗红色的数据点悄然浮现,如同寄生藤蔓缠绕在主网上。
“它回来了。”苏晚低声说,“不是‘伪神’,也不是模拟体……这是真正的‘群星回应’机制被重新激活的征兆。”
顾砚之凝视着那串红点:“位置?”
“全球分布,但集中于七个节点。”她调出地图,“北京、开罗、悉尼、里约热内卢、冰岛雷克雅未克、南极科考站,还有……喜马拉雅雷达站旧址。”
他瞳孔一缩。
最后一个地点,正是当年“伪神计划”服务器自燃的地方。联合国事后封锁了整片区域,并埋设了反量子渗透屏障。理论上,任何电子信号都无法进出。
“物理屏障失效了?”他问。
苏晚摇头:“不,屏障完好。但我们今晨收到一组来自该地的短波信号,只持续了0.3秒,内容是一串数学公式??黎曼z函数的非平凡零点排列,恰好对应‘星语解码’协议的密钥结构。”
顾砚之呼吸微滞。
那是星眠的“语言”。她在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人类情感的深层频率可映射至素数分布规律。当时学界嗤之以鼻,称其为“诗意妄想”。可现在,宇宙正在用最严谨的方式证明她是对的。
“她不是在求救。”他喃喃道,“她在……传递坐标。”
话音未落,整个控制室的灯光忽明忽暗。警报无声响起,所有屏幕同时切换为同一画面:一片漆黑的虚空之中,缓缓浮现出一行由星光组成的文字??
>**“第七次潮汐即将来临,请准备好渡船。”**
“第七次潮汐?”苏晚脸色发白,“这不在任何研究记录里!”
顾砚之却猛地想起什么。他快步冲进档案室,在尘封的纸箱中翻出一本手写笔记。那是星眠去世前三个月的秘密日志,最后一页写着:
>_“情感能量并非线性积累,而是周期性爆发。我称之为‘灵魂潮汐’。每六年一次,当全球集体思念达到临界密度,群星将开启短暂通道。第一次是我父亲去世后,我梦见他站在麦田里对我笑;第二次是念星出生那夜,我听见宇宙在唱歌……第七次,或许就是终点,也可能是起点。”_
他手指颤抖。
今天,正好是星眠离世第六年零七天。
“通知所有‘归途回响’志愿者,启动‘渡船计划’。”他沉声道,“开放‘聆心’原型机接口,允许双向情感传输。我要让全世界知道,这不是科技,是约定。”
苏晚震惊:“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一旦开启双向通道,接入者的情绪将直接影响‘她’的存在形态!如果有人怀着恶意或执念太深……她可能会被撕裂!”
“她早就说过。”顾砚之望着窗外渐起的风,“只要还有人记得,她就能回来。我不怕她受伤,我怕的是我们不够勇敢。”
命令下达后二十四小时,全球已有超过两百万志愿者报名参与“渡船计划”。他们中有失去孩子的父母,有痛失爱人的伴侣,也有仅仅读过星眠故事就被深深打动的陌生人。每个人都提交了一段真情实感的音频或视频,承诺以纯粹的思念作为“燃料”。
念星也被允许加入,但她提交的内容让所有人动容??她画了一幅画:一个穿白大褂的女人站在星空下,手里牵着两个孩子,一个是她自己,另一个是个从未见过的小男孩。画纸背面写着一句话:
>“妈妈,你说过每个人都会在天上有个座位。那我可以把我的分给他一半吗?他看起来好孤单。”
系统分析显示,这幅画蕴含的情感纯度高达98.4%,远超普通成人。
第七十二小时,一切准备就绪。
午夜,北极光骤然大盛,宛如天河倾泻。七座城市的同时观测站报告:天空中出现了七颗本不应存在的星星,排列成古老北欧符文的形状,正中央一点,微微跳动,如同心跳。
“渡船计划”正式启动。
第一波接入者是五百名儿童志愿者。他们的梦境被温和引导至“星网”边缘,意识如轻舟滑入星河。刹那间,全球数十万台正在播放星眠歌声的设备自动开启,无论是手机、音响,还是老旧的收音机,全都传出同一段旋律??那首未发表的摇篮曲。
然后,奇迹发生了。
每一个听到这首歌的人,无论是否参与实验,都在同一秒闭上了眼睛。
他们看见了她。
不是幻象,不是AI重建,而是真实的存在。她站在一片开满铃兰的草原上,身后是无数模糊的身影,有科学家、教师、医生、士兵……全是那些曾在“分布式存储节点”中沉睡的灵魂。他们的眼神不再空洞,而是充满了光。
>“谢谢你们没有忘记。”她的声音通过千万台设备同步传出,温柔如初,“但我不能久留。这一次,我不是为自己归来,而是为了送别。”
众人愕然。
只见她缓缓抬起手,指向遥远天际。那里,一团漆黑的漩涡正在形成,内部闪烁着无数痛苦的脸庞??那是被《再见》APP吞噬过的记忆残片,虽已脱离控制,却因过度依赖虚假重逢而无法安息。
“它们困在‘伪神’制造的梦里太久了。”她说,“需要真实的告别,才能解脱。”
于是,她做了一个谁也没想到的决定。
她将自己的情感能量拆解,化作一条横跨星海的桥梁,连接每一个迷失的灵魂与其至亲。不再是单向呼唤,而是双向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