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43章能力出众(第1/2页)
陈昂来到府衙书房,赵明诚和吴通判早已等候在此。
他们屏退左右后,赵明诚先是对陈昂祝贺一番:“陈昂,没想到你那么快从判官成了同知,可喜可贺。”
“知府大人谬赞了,我也没想到圣上会有这种旨意。”陈昂连忙拱手客气道。
吴通判在一旁道:“陈同知不必过谦,你这也是实至名归。”
“二人大人请我来,想必有重要的事要吩咐在下,但说无妨。”陈昂把话题引到正事上。
赵明诚顿了顿,神情严肃起来,缓缓道:“陈同知,盐政这块,比漕运的水更深。官商勾结、私盐泛滥、盐课亏空,已是积重难返。”
“皇上将你放在这个位置,明是肥差,实是借你这把快刀,去斩断里面的乱麻,更是要借此敲打某些手伸得太长的人。”他话中所指,不言自明。
吴通判接口道:“你如今面前有两条路。一是随波逐流,与盐司上下,还有那些大盐商打成一片,自是财源滚滚,但难免同流合污。”
“二是铁面无私,彻查到底,但这便是与整个两江盐业的既得利益者为敌,其中凶险,远超漕运之时。”他语气沉重,带着明显的担忧。
陈昂沉默片刻,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道:“下官愚钝,敢问二位大人,若下官在盐政上再次触动镇国公的利益,接连打击其势力,陛下难道不担心平西侯一方坐大,尾大不掉吗?”
听到陈昂这样问,赵明诚压低声音,透露了更深层的信息:“陈昂,你看得很准。但你要明白,镇国公李国忠,其父是前朝宰相,其妹是当今圣宠正隆的贤妃,家族势力盘根错节,其本人行事也愈发张狂。”
“而平西侯林立群,毕竟是军功起家,根基多在边镇。两相比较,陛下心中,孰轻孰重,谁才是真正需要忌惮的?我等所为,看似依附平西侯,实则是顺应圣意。”
陈昂豁然开朗,原来赵明诚和吴通判并非简单站队,而是揣摩透了皇帝要打压镇国公一方的帝王心术。
他不再犹豫,话说的却委婉:“多谢二位大人指点。下官既食君禄,便忠君事。为官一任,自当依法办事。至于触动的是谁的利益,下官无暇顾及。”
赵明诚和吴通判都是聪明人,这句话说的滴水不漏,没有得罪任何人。
然而,如果陈昂触动了既得利益,在这凶险的官场,真不知是福是祸。
……
陈昂到任两江都转运盐使司同知的第二天,当地最大的盐商之一,“裕泰盐行”的东家吕高明,便广发请柬,在江宁最好的酒楼设下“接风宴”,盐使司的几位主要属官,以及布政司参议朱文远皆在座。
宴席之上,觥筹交错,表面一团和气。
吕高明五十多岁,富态十足,言谈间滴水不漏。
他先是恭维陈昂年轻有为,随后话锋一转,似不经意地道:“陈大人有所不知,咱们两江的盐务,关系重大,连京里的镇国公李公爷,都时常关切问询呢。”
朱文远在一旁皮笑肉不笑地附和:“是啊,盐课乃朝廷命脉,牵一发而动全身,陈大人新官上任,还需稳妥为上。”
两个人的意思很明显,李国忠在盐运上也有利益,暗示陈昂不要乱来。
酒过三巡,吕高明拍了拍手,笑道:“光喝酒无趣,特请了两位江湖朋友,为诸位大人助助兴!”
他的话音落下,两名身材魁梧的汉子走上前来,声称要表演“硬气功”,请在场各位指点。
其中一人目光扫过陈昂身后的冯曼青,眼里带着一丝挑衅。
冯曼青面无表情,手一直按在腰间的短剑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43章能力出众(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