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薄荷糖的夏天> 第二章 雨声、诗与未完成的对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雨声、诗与未完成的对话(1 / 2)

第二章雨声、诗与未完成的对话(第1/2页)

林夏没想到会在周末就再次走进“转角咖啡”。

周雨在电话里热情洋溢:“来吧来吧!文学社的周末沙龙可有意思了,你不是想快点熟悉新环境吗?”

于是周日下午三点,林夏推开了那扇挂着风铃的玻璃门。咖啡香气扑面而来,混合着旧书页和甜点的味道。店内装修是复古工业风,裸露的红砖墙上挂满了黑白照片和学生们的艺术作品,靠窗的一排座位上,几个熟悉的身影正围坐在一起。

“林夏!这里!”周雨挥手示意。

林夏走过去,发现宋言也在。他坐在靠墙的位置,面前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和几本厚厚的书,手边是一杯几乎见底的浓缩咖啡和一颗薄荷糖。

“欢迎来到文学社的据点。”周雨拉着林夏坐下,“今天我们主要是讨论下一期杂志的选题。”

林夏数了数,加上自己一共七个人,大多是面熟的同班同学,只有一个戴圆框眼镜的男生她没见过。

“这是高三的学长,陈宇,我们杂志的主编。”周雨介绍道。

陈宇推了推眼镜,温和地笑道:“早就听说要来一位文笔很好的转学生,欢迎你。”

林夏有些不好意思地点头回应,在宋言旁边的空位坐下。宋言不动声色的把桌上的薄荷糖递给了她。

讨论开始了,大家轮流提出下一期杂志的主题设想。林夏安静地听着,注意到宋言虽然话不多,但每次发言都能切中要害。当有人提出“青春”这个过于宽泛的主题时,他轻轻摇头:

“需要更具体的切入点。比如‘未寄出的信’,或者‘转角遇见’。”

“转角遇见?”周雨眼睛一亮,“这个有意思!我们学校外面不就是转角咖啡吗?可以围绕‘转角’这个意象展开。”

大家纷纷赞同,开始讨论具体栏目的设置。林夏听得入神,没注意到宋言悄悄推过来一张便条。

【你想负责哪个栏目?】

林夏愣了一下,拿起笔在下面回复:

【我可以吗?刚来就参与编辑工作?】

宋言看完,指尖在便条上轻点两下,又写下一行字:

【你的眼光很准。《雨中的书店》那篇,当初编辑部有争议,是我力排众议选上的。】

林夏惊讶地看向他,宋言却已转头参与讨论:“散文板块可以设置‘转角风景’,小说板块做‘转角相遇’...”

讨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最终确定了各栏目的分工。林夏意外地被分配负责诗歌栏目的初选,这个决定是宋言提议的。

“林夏同学刚来,对大家的作品不熟悉,反而能更客观地评判质量。”

这个理由让人无法反驳。

散会后,大家陆续离开。林夏收拾东西时,发现宋言给她点了一杯拿铁。

“算是欢迎礼物。”他说,声音很轻。

林夏道谢后接过,暖意从杯壁传到掌心。

“你怎么回去?”宋言问。

“坐公交车。”

“我正好要去车站那边的书店,一起走吧。”

九月的傍晚,微风带着凉意。两人并肩走在铺满落叶的人行道上,一时无话。林夏小口喝着拿铁,奶泡沾在唇上,她下意识地舔掉,注意到宋言的目光微微闪动。

“你为什么力排众议选我的那篇作文?”她终于问出憋了一下午的问题。

宋言放慢脚步:“因为真实。太多学生写作时在模仿成年人的口吻,但你的文字里还能听到十六岁的声音。”

林夏怔住了。这是她听过最特别的评价。

“谢谢。”她轻声说,“那...你为什么喜欢写作?”

宋言沉默片刻,目光望向远处:“因为我有很多说不出口的话,只能写下来。”

这个回答让林夏感到意外。在她看来,宋言虽然话不多,但每次发言都条理清晰,不像是表达困难的人。

快到车站时,宋言突然在一家书店前停下:“我要进去找几本参考书,你要一起吗?”

林夏看了眼时间,点点头。

书店不大,但书目精选,空气里弥漫着纸墨特有的香气。宋言显然对这里很熟悉,径直走向最里面的书架。林夏在文学区流连,指尖拂过书脊,忽然在一本诗集前停下。

《寂静的旋律》,作者署名“宋辞”。

她抽出书翻开,扉页上有作者的亲笔签名,字迹与她见过的宋言的笔记极为相似。

“那是我父亲。”宋言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他生前出版的唯一一本诗集。”

林夏手一抖,书差点掉在地上。“生前?”

“我小学时他因病去世了。”宋言平静地说,接过那本诗集,“这本书现在很难找到了,店主是我父亲的老友,所以一直保留着几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章雨声、诗与未完成的对话(第2/2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