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0章崔护:“人面桃花”写尽人生遗憾(第2/2页)
可没过几天,绛娘又犯了愁——崔护题了诗就走了,怎么才能再见到他呢?家里人急得没办法,到处打听,终于听说新科进士里有个叫崔护的,正在长安待职。他们赶紧托人去送信,说“绛娘姑娘想见你”。
崔护一听“绛娘”,立马就想起了去年的姑娘,赶紧往小院跑。一进院就看见绛娘躺在床上,脸色苍白,他心里一疼,赶紧走过去,握着绛娘的手哭:“我来晚了,让你等久了!”
没想到这一哭,倒把绛娘彻底哭醒了。她看着崔护,眼泪也掉下来,说“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后来呢?自然是皆大欢喜——崔护跟绛娘的父亲说明了心意,两家都愿意,没过多久就办了婚事,成了人人羡慕的“桃花缘”。
你别觉得这结局太玄幻,其实老百姓心里跟明镜似的——他们不是真信“哭能治病”,是舍不得那段春天里的相遇被辜负。就像咱们看电影,总希望主角能在一起一样,大家也希望崔护和绛娘,能给“物是人非”的遗憾,添个温暖的尾巴。
六首诗里的“真功夫”:不是靠运气,是“旬锻月炼”的硬本事
有人说,崔护就是“一诗成名”,靠的是运气好,撞见了个好故事。可你要是翻开《全唐诗》,把他那六首诗都读一遍就知道,他能火千年,真不是碰运气——那六首诗,首首都是精品,每一句都透着“练过”的功夫。
比如他写柳树的《五月水边柳》:
“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
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
读着是不是就像看见一棵柳树长在水边,枝条垂在清浅的水里,春天刚醒的样子,又软又嫩?没有华丽的词,就用“睡脸”“懒腰”,把柳树写活了,跟《题都城南庄》里的“桃花依旧笑春风”一样,都是用最普通的词,勾出最生动的画面。
还有他写秋天的《郡斋三月下旬作》:
“春事日已歇,池塘旷幽寻。
残红披独坠,嫩绿间浅深。”
春天快过了,池塘边很安静,红花独自飘落,新长的草有深有浅,那种淡淡的惆怅,跟“人面不知何处去”的感觉,是不是很像?
宋代有个大才子叫沈括,就是写《梦溪笔谈》的那位,他特别懂诗,专门评价过崔护,说他写诗是“旬锻月炼”——意思是一句诗要琢磨十天,一个字要炼上一个月,不是随便写出来的。
《题都城南庄》里的“笑春风”,为啥不用“吹春风”“映春风”?因为“笑”字太妙了——桃花开得热热闹闹,像在笑,可这笑对着空荡荡的小院,对着找不见人的崔护,反而更让人觉得难过,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本事,不是随便就能练出来的。
而且崔护的诗,还有个最大的特点:婉丽清新,不装腔作势。盛唐的李白写“飞流直下三千尺”,大气磅礴;杜甫写“朱门酒肉臭”,沉郁顿挫;可崔护不这么写,他就写身边的小事,写春天的桃花,写水边的柳树,写心里那点说不出口的小情绪。就像现在发朋友圈,不写大道理,只拍一张花的照片,配一句“去年一起看的人,今年不在了”,简单,却能让所有人都懂。
这种“接地气”的诗,反而最有生命力。一千多年来,不是每个人都经历过“飞流直下三千尺”,但每个人都经历过“物是人非”——去年一起吃火锅的朋友,今年各奔东西了;去年陪你过年的人,今年不在身边了;去年常去的小店,今年关门了……这些小事,都藏在“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里,所以不管过多少年,只要有人想起这些遗憾,就会想起崔护。
为啥是崔护?一诗定名的背后,是中国人的“情感密码”
为啥偏偏是崔护,能靠一首诗“吃”千年?其实不是崔护有多厉害,是他写透了中国人心里最软的那块地方——我们不喜欢太直白的难过,不喜欢哭天抢地说“我好伤心”,我们习惯把情绪藏在景里,藏在“桃花依旧”里,藏在“春风还笑”里。
崔护从来没说过“我想那个姑娘了”“我好难过”,他说“去年今日此门中”,说“人面不知何处去”,可谁都能读出他心里的遗憾。
这种“含蓄的深情”,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就像清明节扫墓,我们不只会哭,还会给亲人摆上他们爱吃的菜,说一句“今年家里都挺好的”;就像朋友分别,我们不只会说“舍不得你”,还会说“明年春天再一起看桃花”。
崔护的诗,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每个人心里的“遗憾盒子”。不管你是唐朝的书生,还是现在的上班族,不管你遗憾的是爱情、友情,还是逝去的时光,只要读到“桃花依旧笑春风”,就能想起自己的故事,就能找到共鸣。
而且崔护这个人,也配得上这首诗。他当官的时候,没想着贪钱,没想着摆架子,想着给老百姓办事——在长安当京兆尹,他敢管宰相家的仆人;在岭南当节度使,他给少数民族送稻种、建药局。他不是个只会风花雪月的诗人,他是个心里有温度的人,所以他才能写出有温度的诗,才能懂普通人的遗憾和欢喜。
现在再去长安城南,没有当年的小院了,可每年春天,还是有很多人去看桃花,嘴里念着“去年今日此门中”。其实大家找的不是那个小院,也不是那个叫绛娘的姑娘,是找心里的那段“春天记忆”,找那个曾经心动、曾经遗憾的自己。
这就是崔护的厉害——他用二十八个字,写了一首诗,也写了中国人千年不变的情感。不管再过多少年,只要还有人在春天里想起“去年的人”,崔护和他的“人面桃花”,就永远不会被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