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丧子病重(第1/2页)
回到客栈时,日头尚未西沉,店堂里却比往日喧嚷几分。几个操着异地口音的商贾围坐一桌,声音不高不低,正议论着方才街面上的见闻。
“……确是南唐的时节无疑!那旗幡仪仗,我前年在汴京时见过一回,一般无二。”一个留着短须的绢帛商人笃定道。
“啧啧,这江南国主倒是恭顺得紧。”他对面的同伴呷了口酒,语气带着几分居于上国的随意,“去岁才上了降表,今岁这贡使便又来了。看来是真怕了天兵雷霆之威啊。”
“怕?怕是不得不为之。”另一人接口,略显精明地分析道,“如今荆湖已平,蜀地亦定,我大宋兵锋之盛,江南岂能不惧?遣使纳贡,不过是暂保平安之策罢了。听闻此次贡品极丰,除金银器皿、绫罗绸缎外,尚有吴地新茶百担,秘色瓷器数十箱,连宫中画院待诏的佳作都有数幅,皆是精挑细选,专为投官家所好。”
“官家雄才大略,岂是区区金帛所能动摇?”短须商人摇了摇头,随即又叹道,“不过,这江南物产丰饶,文玩精致,倒真是名不虚传。”
他们的对话清晰地飘入耳中。白未晞步履未停,径直上楼。
店伙计提着热水上来时,脸上兴奋未退,一边伺候着添水,一边忍不住多嘴:“客官您方才不在,真是可惜了!那江南国派来的贡使队伍,刚从咱们门前大街过去!好生气派!那马车镶金嵌玉的,护卫的衣甲也鲜亮,跟咱们这边的军爷看着不大一样,引了不少人围观呢!”
白未晞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听到了。
伙计见她无意搭话,讪讪地闭了嘴,放下水壶退了出去。
傍晚时分,白未晞带着小狐狸出了客栈,信步走入洛阳西市一家颇为气派的酒楼。还未进门,跑堂的伙计便一脸歉意地迎上来:
“这位姑娘,实在对不住,楼下已然满座了。您看……楼上雅间可还使得?清静些,只是需多加些茶位钱。”
白未晞目光扫过人头攒动、喧声鼎沸的大堂,微微颔首:“可以。”
伙计忙不迭地将她引至二楼一间颇为雅致的包厢。包厢以屏风相隔,陈设简洁,临街的窗户半开着,能望见楼下熙攘的街景。。
点了些吃食并一壶本地产的醴泉春酒,伙计躬身退下。
白未晞静坐窗边,小狐狸则从竹筐里探出脑袋,爬了出来。它好奇地东张西望,鼻尖轻耸,嗅着空气中弥漫的食物香气。
酒楼隔音算不得顶好,隔壁包厢的谈笑声、劝酒声隐约可闻。很快,一墙之隔传来的、虽刻意压低但于白未晞而言,却是无比清晰的话语传来。
那口音带着明显的吴侬软语底子,用词却颇为文雅考究。
“……顾兄,依你看,此番北上,汴京那边……态度如何?”一个略显沉稳的声音问道。
被称作“顾兄”的人沉默片刻,方才开口,声音温醇,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官家雄才大略。我主……江南国主虽已去号称臣,岁岁朝贡。然卧榻之侧,终是难安啊。此番贡品,务求珍稀,书画皆选内府精品,亦是盼能稍慰天颜,暂缓兵锋。”
先前那人叹道:“我江南物华天宝,人文荟萃,只望能以金帛文采,换得百姓休养生息。只是……听闻蜀地初平,宋军士气正盛,恐非长久之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86章丧子病重(第2/2页)
“慎言!”顾姓使者声音更低了半分,“此间乃洛阳,非是金陵。隔墙有耳,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