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九年,元月十二日。
辰时正。
甘露殿。
李承乾坐在龙椅上,目光透过殿外的长空,神色平静。
立于玉阶之下的狄仁杰,正低着头,目视地面。
“小兕子遇刺一事,查出来了什么没有?”李承乾忽地开口道。
狄仁杰微微抬起头,沉思片刻,说:“回陛下,事情还在调查当中。当时,无忧公主遇刺很突然,那些刺客目前还没有查出来历,仿佛是凭空出现的,在长安也没有出入记录。”
李承乾闻言,下意识地皱了下眉头。
“就没有捉到一个活的刺客吗?”李承乾问。
“这......还真的没有。他们一看到即将被抓,就当场自尽,没给我们一点机会,下手极为利落,看上去,很像是死士。”狄仁杰回道。
“难道他们出现在小兕子回宫途中没有暴露出一点痕迹?”李承乾追问。
“有一丝线索。只是,当我循着这条线索查下去的时候,线索断了。而且,被人毁尸灭迹......”狄仁杰面色凝重地说道。
“那么,以你来看,这个动手刺杀小兕子会是谁呢?”李承乾皱眉问道。
狄仁杰沉默片刻,方道:“臣也无法判断。但臣心中倒是有几个怀疑对象。”
李承乾目光一亮,“都说说看,朕自有判断。别忘了,朕还有百骑、锦衣卫......”
狄仁杰心神一凛,没有丝毫迟疑,说:“臣第一个怀疑的对象是五姓七望留下的余孽。要知道,五姓七望渗透大唐各地实在太深了,当年,他们到底做了多少布置,谁也不清楚。明面上的被我们除去了,可是暗中的,或许还有些残留也说不定。五姓七望之所以是五姓七望,是因为他们有着与名声相符的实力,还有他们家族的血脉几乎遍布大唐各地。只是,想要查清是谁,光靠着明面记录的案牍,也难以有什么线索。很可能,因为陛下对他们的态度,他们这些暗中的人都在潜伏着、伪装着......”
李承乾眉头皱得更深了,“朕除了出动军队,还动用了百骑、锦衣卫的力量,这些五姓七望的人,目前只剩下效忠大唐的一些旁支,其他的人,朕可以肯定,确实全部除掉了,而且绝没有留下什么后患。”
狄仁杰听后,说:“陛下,五姓七望可是百年多的家族,底蕴之深厚非同一般。若是他们有一些暗手,也是说得过去的,此事不可小觑,望陛下明鉴!另外,向陛下效忠的五姓七望旁支,臣觉得还需要对他们重新严查一番,臣怀疑他们当中有人包庇掩藏五姓七望余孽。”
五姓七望,如此难灭吗?
老实说来,狄仁杰的话也说的没错,百年家族有一些后手,也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换作是他,也肯定会暗中留一手。
李承乾眉毛一拧,说:“朕会让毛骧盯着的,除了五姓七望的余孽,你觉得还有谁是幕后凶手?”
狄仁杰想了想,继续说:“宗室。”
李承乾沉默了,目光泛着杀意。
“继续说。”李承乾道。
狄仁杰迟疑了片刻,才说:“陛下对待宗室,在宗室成员眼中,陛下对他们尤为苛刻。陛下除去了他们的爵位、收缴了他们的......实封之禄,甚至因为之前李靖将军灭吐蕃期间长安有谣言一事,陛下杀了不少宗室成员,臣想,有些人不甘心,选择报复,也是可能的。”
李承乾神色微怔,说:“朕可是保留了李道宗等人宗室的爵位和待遇,甚至,朕没有限制他们参加科举。朕只不过是收回了以前无上皇和太上皇对他们的优待而已,在朕眼里,宗室里面可是有很多大唐的蛀虫,将他们清理出去,让他们能够凭借自己能力去获得爵位,朕这么做,有错吗?”
狄仁杰顺着李承乾的话道:“陛下没错。陛下是从大唐的国运考虑问题,但不可否认,陛下的做法,落在宗室成员眼里,待遇不复从前的一些宗室子弟,他们心中肯定对陛下心怀怨恨。或许,他们暗中还有别的图谋也说不定。宗室成员,即便是再没落,他们也有以前的一些底子。故,臣觉得他们有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