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第八十八章 省里的支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八章 省里的支持(1 / 2)

第二天,消息不知怎么传开了,说有德国专家要来看郑昊的滚齿机改造。

各个车间的师傅们都想来看热闹,连厂部的其他领导也早早来到了现场。

“小郑,真的有把握么?“刘建华关心地问道,昨天郑昊跟他说已经加班将整套流程完善好了,今天就可以组装了。

“没问题,今天一定能成功。“郑昊平静地说道,但内心深处却异常憋屈。

他自然知道当下西方的先进设备,尤其是德国这种先进的工业国。

按照现有的发展速度,至少需要二十年时间才能勉强达到对方的水平。

孙师傅和周作涛早就把传动装置安装好了,正在做最后的调试。

“小郑,你再检查一遍,千万不能出差错。“孙师傅紧张地说道。

郑昊摇了摇头,即便是改进后的滚齿机,也比不上德国专业加工齿轮的设备,但他依旧仔细检查了传动比、齿轮啮合、拨片位置等关键部件,按照自己已经算出来的比例开始最后一步操作。

“没问题,可以开始了。“郑昊忙碌了一会说道。

施密特、韦伯,甚至连穆勒博士也跟来了,想看看这个“有趣的实验“。

“准备好了吗?“施密特用德语问道,语气中仍然带着昨天的轻视。

“随时可以开始。“郑昊回答。

围观的工人越来越多,整个车间都挤满了人。

“那我们开始吧。“刘建华宣布道。

郑昊先向大家介绍了改造原理:“传统方法是铣一个齿,手动转动分度头,再铣下一个齿。我们的改造就是让这个过程自动化。“

他指着传动装置说道:“铣刀每进给一次,传动装置就自动带动分度头转动一个角度,这样就能连续加工。“

施密特在旁边用德语对韦伯说道:“原理是对的,但这种简陋的装置能有多少精度?“

“我估计加工出来的齿轮,齿距误差至少0.1毫米。“韦伯摇摇头。

郑昊听到这些话,没有反驳,而是开始操作机床。

他装夹好一个毛坯齿轮,调整好铣刀位置,设定好进给量。

“开始!“

随着机床的启动,铣刀开始切削第一个齿槽。

与传统方法不同的是,当第一个齿槽加工完成后,分度头自动转动了9度,准确地定位到下一个齿的位置。

“转动角度很准确。“一个围观的师傅惊叹道。

铣刀继续进给,加工第二个齿槽。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任何停顿。

施密特和韦伯也开始认真观察,脸上的轻视表情逐渐消失。

“自动分度确实成功了。“韦伯用德语小声说道。

“但精度还不知道。“施密特回应道。

一个齿接一个齿,机床稳定地工作着。

围观的工人们都屏住呼吸,生怕错过任何细节。

40个齿,在传统方法下需要两个多小时的工作量,现在只用了10分钟就全部完成。

“完成了!“孙师傅兴奋地喊道。

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但郑昊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开始。

“现在检查一下加工质量。“郑昊说道。

他取下齿轮,用卡尺仔细测量齿距。

一连测量了10个齿距,误差都在0.02毫米以内。

“精度完全达标!“周作涛兴奋地说道。

施密特拿过卡尺,亲自测量了几个齿距。

“确实很不错。“他用德语对韦伯说道,语气中的轻视明显减少了。

“比我预想的要好。“韦伯也承认道。

但穆勒这时又问道,“齿形精度怎么样?“

施密特出齿形样板,逐一检查齿形。

“齿形完全符合标准。“他不可思议地说道。

穆勒亲自检查了几个齿,确实没有问题。

“郑先生,“施密特用德语说道,“您的改造确实成功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