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专家们看完郑昊的滚齿机后正准备离开,郑昊突然叫住了他们。
“施密特先生,韦伯先生,请等一下。“郑昊用德语说道。
两人转过身来,有些疑惑地看着郑昊。
“郑先生,还有什么事吗?“施密特问道。
“我想请两位喝杯茶,聊聊技术。“郑昊看向三位老外说道,“我听说你们德国的机械水平处于世界顶尖水平,心生向往。“
施密特和韦伯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意外。
“你是认真的?“韦伯问道。
“当然。“郑昊点点头,“作为一名工人,十分敬仰贵国在工业方面达成的成就。昨天您们的话虽然刺耳,但确实点出了我们的不足。我希望能从您们身上学到一些东西。“
施密特被郑昊的坦诚打动了,“同为工人,我们很愿意与您交流。“
穆勒博士在旁边冷哼一声,“我还有事,先走了。“
说完就气冲冲地离开了,显然还在为今天的丢脸而愤怒。
刘建华安排了厂里最好的会议室,还让食堂准备了茶水和点心。
“郑先生,您的滚齿机改造确实让我们印象深刻。“施密特开门见山地说道。
“谢谢夸奖。“郑昊谦虚地说道,“但我知道,这种改造在您们看来还是很初级的。“
韦伯摇摇头,“不能这么说。技术创新最重要的是思路,您的思路很正确。“
“只是在实现方式上,还有改进的空间。“施密特补充道。
郑昊眼睛一亮,“请您详细说说。“
“比如说,您的传动装置虽然能够实现自动分度,但精度控制还有问题。“施密特说道,“我们德国的滚齿机使用的是蜗轮蜗杆传动,精度可以达到30角秒以内。“
“30角秒?“郑昊装作惊讶的样子,“这是怎么实现的?“
“主要是材料和加工工艺。“韦伯解释道,“蜗杆的螺纹精度要求很高,我们使用专门的螺纹磨床加工。“
“螺纹磨床?“郑昊继续追问,“能介绍一下原理吗?“
施密特毫不怀疑,开始详细介绍:“螺纹磨床的关键是砂轮的修整和进给控制。砂轮必须修整成与螺纹牙型完全吻合的形状...“
接下来的半小时,施密特详细介绍了螺纹磨床的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和加工工艺。
郑昊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一些“请教“性质的问题。
“那控制系统是怎样的?“
“进给精度如何保证?“
“砂轮的材料有什么特殊要求?“
每一个问题都让施密特觉得郑昊是真心想学习,于是越说越详细。
韦伯也加入了讨论:“除了蜗轮蜗杆传动,我们还有一种齿轮齿条传动的方案,精度更高,但成本也更高。“
“齿轮齿条传动?“郑昊装作第一次听说的样子。
“是的,用高精度的齿轮齿条来控制分度头的转动。“韦伯解释道,“齿轮的精度达到4级,齿条的直线度误差不超过0.001毫米。“
“这种精度是怎么加工出来的?“郑昊继续套取信息。
韦伯开始介绍高精度齿轮的加工工艺,包括粗加工、热处理、精加工、最终检测等每个环节。
郑昊一边听,一边在心里记录着这些宝贵的技术信息。
“除了传动精度,您们的滚齿机在其他方面还有什么优势?“郑昊问道。
“自动化程度。“施密特自豪地说道,“我们的滚齿机完全数控化,操作工只需要装夹工件和设定参数。“
“数控系统?“郑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介绍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