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昊把秦志他们的话转述了一遍,包括项目的重大意义,也包括那个苛刻的条件。
“他们……不让带团队过去?”
郑大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嗯,那边有基础团队,而且保密要求严格,我争取了一下,最多只能带一个人过去。”
郑昊的声音低了下去。
“那……这边怎么办?”
郑大山的声音里透着一股深深的忧虑。
“厂子刚走上正轨,村里的大棚、养殖场,都指望着你。你这一走,这些不就都撂下了?”
这正是郑昊最纠结的地方。
他看着不远处亮着灯的邻居家,看着那几座巨大的大棚轮廓,心里五味杂陈。
“我就是为这个犯愁。”
郑昊坦白道。
“一边是国家需要,是更大的平台,是能为国家做更大贡献的机会。”
“另一边,是咱们的家,是咱们的村子,是刚刚才看到一点希望的乡亲们。”
“爸,你说,我该怎么选?”
郑昊把这个沉重的问题,抛给了父亲。
郑大山没有立刻回答。
他重新摸出一支烟,点上,狠狠地吸了一大口。
烟雾缭绕中,他的表情变得复杂起来。
有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听到“国家需要”时的本能的自豪,也有作为一个父亲,一个村里民兵连长对未来的担忧。
“这个项目,很重要吗?”
他问。
“很重要。”
郑昊点头。
“具体做什么的,能说吗?”
“不能。”
郑大山又沉默了。
他能想象,能让北京亲自来人,需要签保密协议的项目,分量有多重。
那是他年轻时,在部队里常常听到的词。
它意味着牺牲,也意味着无上的光荣。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沙哑。
“国家现在需要你,这是你的荣耀,也是咱们老郑家的荣耀。”
郑昊的心一沉。
“可是爸,村里……”
“村里离了你,天塌不下来。”
郑大山打断了他。
“你把路铺好了,把方法教给了大家,建国、国庆他们都不是傻子,照着你的路走,总不会差到哪去。”
“但是……”
“没有但是。”
郑大山看着他,眼神前所未有的严肃。
“你爷爷以前常说,男人的肩膀,就是用来扛担子的。有些担子是自家的,有些担子,是国家的。”
“现在,国家的担子递到你面前了,你没有理由不接。”
郑昊怔怔地看着父亲,没想到他会如此决绝。
郑大山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语气缓和了一些。
“我知道你舍不得这里,舍不得我们。”
“但是,好男儿志在四方。北京那个地方,才是你应该去的地方。”
他走上前,用力拍了拍郑昊的肩膀,那力道像是要把自己的信念传递给他。
“这件事,你不用再想了。”
“去。”
“家里的事,有我,有你大哥他们,你不用担心。”
说完,郑大山转过身,迈着坚定的步子走回了屋里,留下郑昊一个人,站在清冷的月光下,久久没有动弹。
夜色浓稠,窗外只有风吹过电线的呜咽声。
郑昊合上了那个黄色的文件袋,里面的每一个字都沉甸甸的,压在他的心口。
他站起身,在狭小的房间里踱步,地板被踩得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窗外的冷风从缝隙里钻进来,让他打了个寒颤。
他需要出去走走。
村里的土路被月光照出一片朦胧的白,像是撒了一层霜。
空气里混合着泥土、柴火还有牲口圈棚的味道,这种熟悉的气息让他紧绷的神经稍微松弛下来。
不远处,一户人家的门口亮着一盏昏黄的煤油灯。
郑昊走近了,才看清是王大爷正坐在小马扎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