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第一百三十三章 联合实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三章 联合实验(1 / 2)

会议室里,长条桌的两侧泾渭分明。一侧是以李伟业、秦志和郑昊为首的815项目团队,他们身上还带着一股工厂里雷厉风行的实干作风。另一侧,则是以青华大学精仪系618项目的几位教授和青年教师为代表的学院派。

为首的是一位头发花白、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老教授,姓林,是国内精密仪器领域的泰山北斗。他身旁坐着一个年轻人,年纪与郑昊相仿,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色卡其布上衣,但浆洗得笔挺,一丝不苟。他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神锐利而专注。

“我来介绍一下,”李伟业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开了口,“这位是林承德教授,我们合并后项目组的技术总顾问。”

林承德郑昊这边点了点头,目光在郑昊身上停留了片刻,眼神里没有轻视,但带着一种审视和探究。他听说了这个项目之前的奇迹,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用软件算法解决了困扰行业许久的电机振动问题,这让他充满了好奇。

“这位就是郑昊同志,”李伟业又向青华那边介绍,“我们815攻关小组的组长,S曲线控制算法的提出者和实现者。”

林教授扶了扶眼镜,露出一丝温和的微笑:“郑昊同志,你的事迹我听说过了。思路巧妙,工程实现上也很扎实。后生可畏啊。”

“林教授您过奖了,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郑昊谦虚地回答。

客套话过后,会议很快进入了正题。第一个议题,就是整个数控系统的顶层架构设计。

按照常规流程,李伟业先请郑昊介绍一下他的初步构想。

郑昊也不怯场,他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没有画复杂的电路图,而是画了几个大方框。

“各位老师,各位同志,”郑昊开口,声音清晰而沉稳,“对于新的数控系统,我的想法是,打破现有的一体化、集中式设计思路。我提议,采用一种‘总线式’的模块化架构。”

“总线式?”周煜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对。”郑昊在黑板上画了一条粗重的横线,“这条线,就是‘总线’。它负责地址、数据和控制信号的传输。然后,我们可以把整个系统,拆分成几个独立的模块,像积木一样,挂在这条总线上。”

他一边说,一边在总线下方画了几个方框,并分别标注上“控制模块”、“存储器模块”、“输入/输出(I/O)模块”。

“控制模块,就是我们的大脑,专门负责运算和逻辑判断。存储器模块,负责存放系统程序和加工代码。I/O模块,则负责和外部设备打交道,比如接收操作台的指令,输出控制电机的脉冲信号等等。”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郑昊的语速不快,但逻辑非常清晰,“第一,开发可以并行。负责控制模块的专心搞控制模块,负责存储的专心搞存储,大家约定好总线接口协议就行,可以大大缩短研发周期。第二,维护和升级方便。哪个模块坏了,直接拔下来换一个新的就行。以后技术发展了,我们想升级,也只需要开发一个新的控制模块,插上去,系统性能就提升了,而不用把整个系统推倒重来。”

郑昊讲完,815项目这边的人,尤其是小张小李,听得是两眼放光。这种把复杂系统拆解成标准模块,再像搭积木一样组合起来的想法,对他们这些一线工程师来说,简直太有吸引力了。刘天柱更是听得连连点头,虽然他不懂计算机,但他懂工程,这种标准化、模块化的思想,正是现代工业的精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