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第一百三十三章 联合实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三章 联合实验(2 / 2)

然而,618项目组那边的气氛却有些凝重。

林教授没有说话,只是用手指轻轻敲着桌面,似乎在思考。而他身边的马前德,却直接开了口。

“郑昊同志,你的这个构想,非常新颖,理论上也很完美。”马前德的语气很平静,听不出褒贬,但用词却很讲究,“但是,恕我直言,这个方案在工程实现上,恐怕存在着巨大的,甚至是难以逾越的障碍。”

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紧张了起来。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交锋开始了。

“愿闻其详。”郑昊看着马前德,做了个请的手势。

“第一,总线标准。”马前德站了起来,走到黑板前,指着那条粗线,“你要定义一套全新的总线协议,包括时序、电平、握手逻辑等等。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没有任何参考的情况下,我们自己闭门造车,要走多少弯路?要花多少时间?”

“第二,总线驱动能力和信号完整性。当多个模块挂在一条总线上,高速数据传输时,信号的反射、串扰、时钟偏移,都会成为噩梦。我们现有的元器件工艺水平,能保证信号在长距离总线上的稳定可靠吗?我对此表示怀疑。”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软件的复杂性。”周煜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在你的架构里,控制模块需要通过总线去访问内存和I/O,这中间的地址译码、总线仲裁、中断处理,会让操作系统变得异常复杂。我们国家在计算机操作系统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我们有能力开发出如此复杂的系统软件吗?”

马前德一连抛出三个问题,每一个都直击要害,切中时弊。他不是在抬杠,而是作为一个严谨的学者,指出了这个超前方案在当前技术条件下的致命弱点。

他顿了顿,语气缓和了一些,但观点依旧鲜明:“所以我认为,一个更稳妥、更现实的方案,是采用我们比较熟悉的单板机结构。将控制模块、少量内存和I/O接口,集成在一块电路板上,点对点连接。虽然扩展性差一些,但结构简单,技术成熟,控制逻辑清晰,研发风险要小得多。我们应该先解决‘有’的问题,再追求‘好’的问题。”

周煜的话音落下,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青华的几位老师显然更倾向于周煜的方案,那是他们熟悉的领域,是教科书上的经典架构。而815项目这边,钱浩和孙宇也面露难色,他们是搞硬件的,周煜提到的信号完整性问题,他们一听就头大。

就连李伟业和秦志,心里也开始打鼓。郑昊的方案听起来很美好,像是一座空中花园,但马前德的分析,则像是冰冷的现实,告诉他们脚下是万丈深渊。

周煜看看郑昊,急得抓耳挠腮。他虽然信服郑昊,但周煜说的那些“总线”、“串扰”,他也听不懂,没法帮腔。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到了郑昊身上。这是他担任小组长后,遇到的第一个真正的挑战。这不仅仅是技术路线之争,更是对他领导能力和技术权威的一次公开考验。如果他不能说服周煜,那么他在青华大学的权威将受到质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