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八章 落后(1 / 2)

喧嚣过后,李伟业总工走到郑昊面前,用力地握住他的手,郑重地说道:“郑昊同志,我代表整个项目组,代表所有科研人员,谢谢你!你提出的‘模块化’方案,是这次成功的关键!你为我们国家的数控技术,立下了汗马功劳!”

郑昊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总工,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没有马前德他们设计的微指令,没有孙宇他们精湛的硬件工艺,没有所有同志的日夜奋战,我一个人的想法,就是空中楼阁。”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周煜、孙宇、钱浩、小张、小李,还有刘天柱和那些来自618项目和815项目的工程师们。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疲惫而幸福的光彩。

这天晚上,赵乾部长带来的不是包子稀饭,而是酱肘子、烧鸡和几瓶被他藏了很久的好酒。实验室里破天荒地摆起了庆功宴。

酒过三巡,刘天柱红着眼睛,端着酒杯走到郑昊面前:“郑组长,我刘天柱这辈子没服过几个人。你,算一个!以前我觉得你就是个地方来的技术员,动动嘴皮子。现在我才知道,你脑子里装的东西,比咱们这台机器里的零件都金贵!我敬你一杯!”

郑昊笑着和他碰杯,一饮而尽。

喧闹中,他悄悄地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漆黑的夜空和零星的灯火。口袋里,放着一叠厚厚的稿纸,那是他前段时间趁着休息日跑去找到外语系教授那边得来的工作,德语翻译,一页五块钱。白天,他在实验室里指挥着上万个晶体管,攻克国家级的技术难关;晚上,他在宿舍的台灯下,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为家里的柴米油盐奋斗。

在他的记忆力,母亲李秀花明年就发现了那该死的疾病。

他摸了摸口袋,那叠稿纸和兜里揣着的几百块钱,让他感到一种踏实的安稳。国与家,理想与现实,在他的身上,以一种奇特而和谐的方式,融为了一体。他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但今夜,他们点亮的这束光,足以照亮前行的方向。

庆功宴的喧嚣和酒精带来的兴奋感,在几天后逐渐褪去。实验室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所有人的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走在路上,腰杆都挺得更直了。他们用“分立元件搭积木”造出了数控系统核心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小范围内传开,引来了无数惊叹和敬佩的目光。

这天下午,郑昊刚从外文系的办公室出来,怀里揣着刚结算的二百一十五块翻译费。这是他翻译一本德国机床设计手册的报酬,四十三页,每页五块钱,一分不差。加上之前的积蓄,他手里攒下的“巨款”已经突破了一千二百块。在这个普通工人月薪只有三四十块的年代,这笔钱足以让任何一个家庭,过上好几年的富裕生活。

他心里盘算着,等项目告一段落,就给家里寄回去一千块。让三哥带着母亲和父亲去趟县城医院做个体检。想起父母和哥哥们的惊讶,郑昊的嘴角就不自觉地向上扬起。

然而,当他推开实验室大门时,这股轻松愉悦的心情,瞬间被迎面而来的凝重气氛冲得烟消云散。

李伟业总工、秦志处长、林教授,还有项目组的核心成员,周煜、孙宇等人,全都围坐在会议桌旁。每个人的脸色都很难看,空气压抑得仿佛能拧出水来。桌子中间,摆着他们引以为傲的那个“模块化CPU”,但此刻,它看上去不再像个功臣,反倒像个亟待审判的囚犯。

“郑昊同志,你回来了,快坐。”李伟业总工指了指旁边的空位,声音有些嘶哑。

郑昊心里“咯噔”一下,他有种不好的预感。他坐下来,目光扫过众人。周煜低着头,不停地转着手里的铅笔。孙宇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连一向乐观的刘天柱,都罕见地沉默着,只是一个劲地抽着烟,实验室里烟雾缭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