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零四章 扎根(2 / 2)

“郑厂长,您来看看这个设备基础。“刘师傅指着一个正在浇筑的混凝土基础,“长春那边要求基础的平整度误差不能超过0.2毫米,但我们现在的施工水平很难达到。“

郑昊蹲下身仔细检查了一下基础的施工情况。确实,村里的施工队虽然很努力,但在精密施工方面还缺乏经验。

“这样,我们请县里的专业施工队来指导一下。“郑昊决定道,“这个基础关系到设备的精度,不能马虎。“

“会不会增加很多成本?“刘师傅有些担心。

“该花的钱必须花。“郑昊坚决地说,“基础不牢,后面的问题会更大。“

当天下午,县建筑公司的技术员就赶到了现场。看到西尧重工对施工精度的要求,这位有着二十多年经验的老师傅也有些惊讶。

“小伙子,你们这个要求确实不低。“老师傅说道,“不过也不是做不到,关键是要用专业的设备和工艺。“

在老师傅的指导下,施工队重新调整了施工方案。使用了激光水平仪进行测量,采用了特殊的模板系统保证平整度。

“这样的话,成本要增加2万多。“张国强计算着费用。

“增加就增加吧。“郑昊毫不犹豫,“质量是我们的生命线。“

傍晚时分,郑昊接到了县工业局的电话,通知他去县里一趟,商谈贷款和政策支持的具体落实。

来到县工业局,局长王建华已经准备好了相关文件。

“小郑,县里对你们很重视。“王局长拿出一摞文件,“贷款的事情我们已经和银行协调好了,随时可以申请。“

“太好了,这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郑昊感激地说。

“另外,关于人才引进,县里也有一些想法。“王局长继续道,“我们可以帮你们从其他地区招聘一些有经验的技术工人,费用县里承担一部分。“

这个提议让郑昊很感兴趣:“具体怎么操作?“

“我们可以通过省里的人才交流中心发布招聘信息,重点招聘有机械加工经验的技术工人。“王局长解释道,“县里可以提供住房补贴和安家费。“

“那太好了。“郑昊想了想,“我们大概需要8-10名有经验的技术工人。“

“没问题,我们马上着手办理。“王局长爽快地答应了。

谈话进行了一个多小时,涉及了贷款申请、税收优惠、人才引进、土地使用等多个方面。县里的支持力度确实很大,让郑昊深受感动。

“王局长,县里对我们这么支持,我们一定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郑昊诚恳地说。

“你们要记住,发展企业不仅是为了自己,更要带动全县的经济发展。“王局长语重心长地说,“如果西尧重工成功了,就是我们全县的骄傲。“

回到村里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郑昊走进家门,看到全家人都在等他吃饭。

“昊子,今天又忙到这么晚?“李秀花心疼地说,“快洗洗手吃饭。“

“娘,事情比较多,但进展都很顺利。“郑昊洗了洗手,坐到饭桌前。

“听说今天培训班办得不错?“郑大山问道。

“是的,村民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郑昊夹了一筷子菜,“再过一个月,第一批技术工人就能培训出来了。“

小妹郑丽好奇地问:“三哥,我们村的人真的能造拖拉机吗?“

“当然能。“郑昊肯定地说,“只要认真学习,掌握技术,农民也能成为优秀的产业工人。“

饭后,郑昊在院子里和王师傅、张国强总结了一天的工作。

“今天的收获很大。“张国强说道,“长春的合同基本敲定,培训工作正式启动,县里的支持也更加具体了。“

王师傅点点头:“最重要的是,我们在西尧村扎下了根。有了村民的参与和县里的支持,企业发展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对,我们不是要做一个空中楼阁,而是要做一个真正属于西尧村的企业。“郑昊说道,“这样才能走得长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