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兰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轻声说道:“因为这里有我想见的人。“
这句话说得很轻,但郑昊听得清清楚楚。他的心猛地跳动起来,想要说些什么,但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时间不早了,我该休息了。“赵晓兰打破了沉默,“明天还要回县里上课。“
“嗯,早点休息。“郑昊点头,“明天我送你到车站。“
“不用了,我...“赵晓兰想要拒绝,但看到郑昊坚定的眼神,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那...麻烦你了。“
第二天一早,郑昊如约送赵晓兰到车站。路上,两人都很安静。
“昊哥,“临上车前,赵晓兰突然转过身,“培训基地的事情,我们什么时候开始筹备?“
“等我把具体方案制定好,就和你商量。“郑昊说,“大概一个星期后吧。“
“好,我等你的消息。“赵晓兰点头,然后有些犹豫地说,“昊哥,无论你需要什么帮助,我都愿意支持你。“
“我知道。“郑昊的声音很轻,但语气很坚定,“有你在身边,我什么都不怕。“
班车来了,赵晓兰上车前回头看了一眼,眼中有不舍,也有期待。
“那...我走了。“
“路上小心。“郑昊挥手。
班车渐行渐远,郑昊站在原地,直到看不见车影才转身离开。
回到工厂,郑昊立刻投入到新的工作中。样机验收成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面对的是批量生产的挑战。
“小郑,现在订单已经排到三个月后了。“老王头兴奋地说,“省里好几个县的农机公司都来洽谈采购。“
“设备能跟上吗?“郑昊问。
“目前的产能只能满足一半的需求。“王师傅说,“我们需要增加设备,扩大车间。“
“资金方面有保障吗?“
“省里的200万专项资金已经到账,加上我们自有资金,应该够用。“张国强汇报道。
“那就抓紧时间扩建。“郑昊决定道,“但质量绝对不能放松,我们的声誉就建立在产品质量上。“
“放心吧,这方面我们绝不含糊。“王师傅拍胸脯保证。
接下来的几天,西尧重工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新设备陆续到位,车间开始扩建,工人队伍也在扩大。
与此同时,培训基地的筹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郑昊制定了详细的培训方案,包括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场地安排等各个方面。
一个星期后,他给赵晓兰打了电话。
“晓兰,培训基地的方案我已经制定好了,你什么时候有时间过来看看?“
“这个周末行吗?“赵晓兰的声音里带着兴奋,“我正好没课。“
“好,那我周六去接你。“郑昊说。
周六上午,郑昊开着工厂的吉普车到县城接赵晓兰。这是他们第一次单独出远门,两人都有些紧张。
“方案在这里。“郑昊把一个文件夹递给她,“你看看有什么需要完善的地方。“
赵晓兰仔细翻看着文件,越看越兴奋,“这个方案很全面,考虑得很周到。不过我觉得在基础教育方面可以加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