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
“很多农民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直接讲技术可能理解困难。我们可以先进行一些基础知识的补习,然后再进入专业技术培训。“
“这个建议很好。“郑昊点头,“那这部分就交给你负责吧。“
“没问题。“赵晓兰答应下来,“我可以编写一些通俗易懂的教材。“
两人一边讨论着培训方案,一边向西尧村驶去。车窗外是秋日的田野,金黄的稻穗在微风中摇摆,景色格外美丽。
“昊哥,“赵晓兰忽然说,“你有没有想过,将来我们的培训基地会发展成什么样?“
“我希望它能成为全省最好的农机技术培训中心。“郑昊说,“让更多的人掌握先进技术,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个目标很宏伟。“赵晓兰看着他,眼中满是钦佩,“但我相信你一定能实现。“
“不是我,是我们。“郑昊纠正她,“没有你的参与,这个培训基地就不完整。“
听到这话,赵晓兰的心中涌起一阵暖流。她和他并肩作战,为共同的目标努力,这种感觉让她感到无比幸福。
到了村里,两人立刻投入到培训基地的筹备工作中。选址、装修、设备采购、师资招聘,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仔细考虑。
“这个教室的布局需要调整一下。“赵晓兰站在预定的培训教室里,“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室应该连通,方便学员学以致用。“
“有道理。“郑昊在图纸上修改着,“那我们把这堵墙打通,做成活动隔断。“
两人配合默契,忙碌而充实。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今天就先到这里吧。“郑昊看了看时间,“你在村里住一晚,明天继续?“
“好。“赵晓兰点头,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
晚上,在郑家的院子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气氛温馨而和谐。
“晓兰,你和昊子的培训基地搞得怎么样了?“李秀花关心地问。
“进展很顺利。“赵晓兰回答,“预计下个月就能正式开班。“
“那太好了。“郑大山高兴地说,“咱村要成为全省的培训基地,这是多大的荣誉啊。“
“主要是昊哥有远见,有能力。“赵晓兰看了一眼郑昊,“我只是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你们两个配合得很好。“郑丽插话道,“我看你们就像天生的一对。“
听到这话,两人都有些尴尬,但都没有否认。
夜深了,赵晓兰回到房间休息。但她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今天和郑昊一起工作的场景,不断在她脑海中回放。
他们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仿佛彼此都能理解对方的想法。这种心灵相通的感觉,让她既兴奋又不安。
另一边,郑昊也在自己的房间里辗转反侧。赵晓兰今天的表现,让他看到了一个不同的她。她不仅温柔贤惠,更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这样的女子,值得他用一生去珍惜。
但他也知道,现在还不是表白的时候。事业刚刚起步,前路还有太多不确定性。他不想让她承担任何风险。
可是,感情这种东西,真的能够完全理性控制吗?
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两个相邻房间里的人都在想着同一个问题:什么时候,他们才能说出心中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