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安全第一,“王师傅对新工人说,“机器不能随便碰,一定要先学会了再操作。“
“质量也不能马虎,“刘师傅补充,“做出来的零件必须合格,不然要重做。“
新工人们都很认真,生怕做错什么。
“师傅,这个螺丝要拧多紧?“
“师傅,这个尺寸对不对?“
“师傅,我这样操作行吗?“
老师傅们也很有耐心,一遍遍地教,一遍遍地示范。
一个星期后,新工人基本上都能上手了。虽然还不够熟练,但已经能做一些简单的工作。
“这批新工人不错,“王师傅对郑昊说,“学得很快,态度也好。“
“是吗?那就好。“郑昊松了口气,“现在总共有多少工人了?“
“老工人八十一个,新工人四十二个,总共一百二十三个。“王师傅算了算。
“一百二十三个?“郑昊自己都有些吃惊,“咱们厂子真的这么大了?“
“可不是嘛,“王师傅笑道,“现在西尧重工在全县都有名了。“
确实,西尧重工现在在当地很有名气。不光是因为生产拖拉机,更因为给当地提供了这么多就业机会。
“小昊啊,“升任为副镇长的李大壮来找郑昊,“县里让我转告你,说你们为解决就业做出了贡献,县里准备给你们发个奖。“
“什么奖?“
“先进企业奖,还有奖金呢。“李大壮高兴地说。
“奖金多少?“
“五千块。“
“这么多?“郑昊有些意外,虽然这笔钱对他来说不多,但放在这个时代,已经是难得的大金额了。
“县里说了,像你们这样的企业,就是改革开放的典型,值得表彰。“
听到这个消息,厂里的工人们都很高兴。
“咱们厂子真厉害,连县里都认可。“
“跟着郑厂长干,就是有前途。“
“我当初选择来这里,真是选对了。“
工人们的士气更高了,干活也更有劲头。
晚上,郑昊站在厂房里,看着那些忙碌的机器,听着那些有节奏的声音,心里满是成就感。
一百多个工人,每个月要发四千多块工资。加上原材料、设备维护等成本,每个月的开支接近两万块。
但收入更可观。现在每个月能生产二百台拖拉机,销售额接近八万块,纯利润三万多。
“生意是越来越好了,“他心里想,“但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么多人指望着我,可不能出错。“
不过他有信心。只要踏踏实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而且,汽车项目也在悄悄准备。也许用不了多久,西尧重工就不只是造拖拉机了。
进入十一月,西尧重工的生产进入了全年的高峰期。
“郑老板,这个月的产量又创新高了!“王师傅拿着统计表,兴奋得脸都红了,“二百一十台,比计划多了三十台!“
郑昊接过报表看了看,确实不错。自从新工人熟练后,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了。
“质量怎么样?“他最关心这个问题。
“质量更稳定了,“刘师傅汇报,“返修率比上个月下降了一半。“
“好,这才是我们要的结果。“郑昊满意地点头。
这时候,郑建军拿着账本过来了。
“哥,这个月的账算出来了,“他脸上掩饰不住兴奋,“纯利润十二万三千块!“
“十二万?“在场的人都惊呆了。
“没错,“郑建军确认,“除去所有成本,包括工人工资、原材料、设备折旧,净赚十二万三千块。“
王师傅激动得手都颤抖了,“这...这比我一辈子挣的钱都多!“